不管俄乌战争最后怎么谈,我觉得俄罗斯已经输了。打了三年仗,除了占了乌克兰四个州,俄罗斯当初定的三个目标,让乌克兰“去纳粹化”“去军事化”,再扶个亲俄政府几乎一个都没实现。乌克兰政府没倒,反而更稳,全国上下对俄罗斯的敌意越来越深,彻底倒向反俄的路子。
打了三年多仗,俄罗斯的损失远超设想。俄罗斯一开始是想让乌克兰军力被削弱,把政府换成亲俄阵营,还盼着乌克兰会顺从地走向自己希望的方向。
可是到头来,俄罗斯设下的这些大目标,没有一个真正实现。
在僵持的战线背后,俄罗斯国内正承受着方方面面的压力。前线不断消耗人力和物资,许多家庭都送走了亲人,工厂和商店也因人手不足经营困难。
卢布贬值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大半的国家资源都用来维持战争,民生问题被挤到角落。
制裁让俄罗斯原本的经济命脉受到严重打击,和以往的贸易伙伴距离越拉越远。这种局面让许多人不得不重新思考,战争到底带来了什么。
而乌克兰抗住了外部压力,一波波武器和物资从欧洲和美国运来,不仅稳住了防线,还有能力制造先进装备。乌克兰军队胆子变大,还能把战线推到俄方本土,让俄罗斯感到威胁。
普通乌克兰人心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对俄罗斯还有点幻想的,现在完全断了念头,甚至连东部曾经讲俄语的人也不愿再和俄罗斯站一队。
俄罗斯这几年的投入,换来的只是在乌克兰东部几块还不稳定的地盘。赫尔松、扎波罗热这些城市,每隔一段时间就爆出乌克兰的反击,局势一天比一天紧张。
为管住这些地方,俄罗斯不得不拼命投钱和派兵,却依然防不胜防。这些地区人口流失,社会秩序不稳,所谓的管控只是表面文章。
反观乌克兰却越来越有底气。在国内,政府稳得住阵脚,人民都团结一致守着家园,对外则不停争取欧洲国家的支持。
对加入北约和欧盟的态度从犹豫到坚定,西方国家越帮越多,关系绑得很紧。能源合作、军工发展,乌克兰哪边需要帮忙,欧洲就往哪投钱、送技术。
反而是俄罗斯,逐步变得孤立无援,曾经的合作伙伴一个个都离得远远的。
现在看来,俄罗斯的三大战略目标反而帮乌克兰强化了自我。乌克兰在长期的战事中形成了更强的民族认同,政府政权、人心都更紧密。
民众把抗争变成了日常,力量反噬给了俄罗斯。妥协派和亲俄派在乌克兰早已没有市场,公开支持俄罗斯已经成了“政治自杀”。
就算接下来双方谈判,俄罗斯最多保住手头一两块不稳定的土地,但它失去的太多了。
经济情况每况愈下,国际地位迅速滑坡,人口和青年损失无法弥补,俄罗斯在国际上一步步被边缘化。
而乌克兰则以一种全新的、团结的姿态向西靠拢,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环境都占据了上风。
现在这场战争已经让俄罗斯落了下风,主动权再也回不到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