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96旅旅长姜玉贞被板垣师团砍下头颅泄愤,随后鬼子的举动令人难解

海边观潮客 2025-08-10 18:23:51

1937 年,196 旅旅长姜玉贞被板垣师团砍下头颅泄愤,随后鬼子的举动令人难解,竟然为全军覆没的 196 旅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 “中国无名战士慰灵塔”。​ 1937 年 9 月 30 日下午,山西崞县。​ 晋绥军第一九六旅旅长姜玉贞,刚刚率部抵达此地,正欲休整疲惫不堪的部队,突然接到一封紧急电报。​ 电报上就几个字:死守原平,待援七日。姜玉贞捏着纸的手青筋暴起,他身后的弟兄们刚从南口突围,身上的伤还没好利索,弹药也所剩无几。可他把电报往兜里一揣,转身就喊:“卸装备,修工事!”​ 原平是太原的北大门,板垣师团的机械化部队正往这冲。鬼子的飞机跟蝗虫似的,炸弹把城墙炸得豁豁牙牙。196 旅的战士们躲在断墙后面,打光了子弹就扔石头,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姜玉贞光着膀子在前沿指挥,胳膊被弹片划开个大口子,用布条一缠继续喊:“有咱在,鬼子别想过去!”​ 七天守成了十天。粮食没了,战士们煮皮带充饥;水喝完了,就喝雨水混着血的坑洼。最后那天,阵地被突破时,姜玉贞还在拼刺刀,身边的卫兵一个个倒下,他腿被打断,靠着断墙继续开枪,直到子弹打光。​ 鬼子把他的头砍下来,挂在城楼上。可清点战场时,他们傻眼了 —— 这个不足三千人的旅,硬是拖了精锐师团十天,倒下的战士个个保持着战斗姿势,有的还咬着鬼子的耳朵。​ 后来就有了那座碑。有人说鬼子是怕了,觉得这些中国兵太凶;也有人说他们是想给自己留点念想,怕忘了这场打得有多费劲。可对 196 旅来说,哪需要什么碑,他们的血早渗进了原平的土里,成了最硬的骨头。​ 姜玉贞的遗体后来被乡亲们偷偷收埋,坟前没碑,可每年都有人去烧纸。那些没留下名字的战士,就像原平的石头,沉默着,却撑着这片土地的骨气。​ 鬼子的碑立得再高,也盖不过 196 旅的枪声。那是中国人在告诉侵略者,啥叫宁死不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52

猜你喜欢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