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8 万元起的一汽奥迪 A5L,把豪华品牌 B 级轿车的“地板价”直接砸穿到 24 万以内,这不仅是奥迪在华定价策略的拐点,也可能成为传统油车对抗新势力的分水岭。 首先,价格锚点被重新标定。现款 A4L 起价 28.98 万,而换代后的 A5L 一口气下调 5 万元,终端再叠加 5000 元抵 9000 元、保险补贴、3 次免费保养等上市礼,实际裸车有望 22 万出头即可落地。这已经把宝马 3 系、奔驰 C 级的入门门槛打穿,甚至逼近凯美瑞、雅阁顶配的价格带,传统豪华品牌“溢价护城河”被主动填平。 其次,成本与定位的再平衡。A5L 并非“减配拉低起价”,而是基于全新 PPC 平台,2969 mm 轴距、华为乾崑智驾(双激光雷达+高速/城区 NOA)、三联屏座舱、EA888 Evo5+48V 轻混、quattro ultra 四驱等核心技术一次到位。换句话说,奥迪用平台化规模效应把成本摊薄,再以“一步到位”的定价避开后期大幅优惠伤害品牌,既保护了残值,也减少了消费者持币观望的情绪。 再次,双车战略与南北奥迪的“内部赛马”。上汽 A5L Sportback 起步 25.99 万,主打无框车门、溜背轿跑;一汽 A5L 三厢 23.98 万起,主打空间与商务家用。价差两万多,既避免手足相残,又把奔驰 C、宝马 3 系夹在中间:比 3 系便宜,比 C 级智能,比二线豪华更有品牌光环。 风险与副作用同样存在。其一,价格下探会冲击自家 A4L 清库存,终端或出现“两代同堂”的内卷;其二,入门 150 马力前驱版拉低门槛,动力体验与 204 马力 quattro 高配落差明显,容易被吐槽“小马拉大车”;其三,激光雷达选装集中在 26 万以上车型,真正想体验华为智驾仍需加预算。 总结:23.98 万起的 A5L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官降”,而是奥迪在电动化转型前夜的“燃油终局定价”——用一步到位的价格+满配技术,把 BBA 的入门门槛直接拉到与新势力 P7i、Model 3 同场竞技。对于消费者,这是入手“豪华+智驾”成本最低的时间窗口;对于竞品,要么跟进降价,要么眼睁睁看着份额被蚕食。价格战打到这个份上,奥迪已经先出牌,就看奔驰宝马跟不跟。
23.98万元起的一汽奥迪A5L,把豪华品牌B级轿车的“地板价”直接砸穿
杰彦看汽车啦
2025-08-10 09:54:50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