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上台以来,众多美国公司已累计承诺在美国投资超过17万亿美元! 苹果说要投6000亿,英伟达砸5000亿搞AI芯片,Micron花2000亿建半导体厂,IBM也掏出1500亿研究量子计算,就连日本软银都凑热闹,往美国科技公司塞了上千亿。 其实,这些公司可不是突然觉悟高了,纯粹是因为特朗普给的优惠太香了,他把企业税从35%砍到21%,苹果、微软这些巨头海外账户里囤的钱,突然发现搬回美国更划算。 苹果CEO库克表示:在在美国建厂更省钱,于是,苹果在得克萨斯州搞了个新园区,英伟达跑去爱达荷州建AI数据中心,既能拿政府补贴,又能蹭军方订单,简直血赚。 半导体行业更夸张,Micron宣布砸2000亿美元建芯片厂时,老板直接说:"美国芯片制造业要复活了!"但其实,这些厂子很多都建在摇摆州(选举关键州),比如亚利桑那、俄亥俄,明摆着是蹭政策红利。 日本软银集团创始人孙正义素以全球投资布局闻名遐迩,然而其掌舵的愿景基金却在近年来深度卷入美国科技企业的投资狂潮,向WeWork、Uber等企业砸下巨额资金,但事与愿违,随着WeWork估值断崖式暴跌、Uber长期陷入亏损泥沼,这些投资项目纷纷陷入困境。 以WeWork为例,该公司先是在纽约大肆租赁豪华办公场地,而后却大规模裁员,此举在网络上引发一片嘲讽,甚至有人借用特朗普的竞选口号进行调侃:这就是所谓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结果却是让大批员工集体失业?、 与此同时,美国各州为吸引科技企业建厂,收获了一些短期经济利益,比如,亚利桑那州因台积电的建厂项目,建筑工人的时薪飙升至75美元,俄亥俄州也因英特尔工厂的建设而受益。 不过,这类高科技工厂实际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却不尽如人意,此前,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信誓旦旦地承诺将创造1.3万个工作岗位,可最终实际雇佣人数却不足千人,被网友戏谑地称为“PPT工厂”。 这17万亿投资看着吓人,但仔细想想,很多钱其实是在玩"财务魔术",比如苹果说投资6000亿,但大部分是股票回购和旧设备升级,真正建新厂的钱没那么多。 而且,很多公司只是做做样子,iPhone还是在中国组装,英伟达的芯片还是靠台积电生产,所谓的"回流"就是个面子工程。 更搞笑的是,企业一边拿政府补贴,一边还在想方设法避税,特斯拉拿了加州政府的钱建厂,结果转头就把总部搬到了税收更低的得州,典型的"吃干抹净就跑"。 不过,这波操作也不是完全没用,至少美国现在芯片制造能力确实强了点,拜登后来也接着搞补贴,说明两党都认同一件事——不能把所有工厂都放国外。 但问题是,美国年轻人现在宁愿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英特尔招不到人,只能多用机器人,所以,光砸钱没用,关键还是得有人干活啊! 企业投资不是做慈善,政府补贴也不是白给的,这场"美国制造复兴"的大戏,到底是真的产业升级,还是资本游戏?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但有一点很明确——光靠砸钱,救不了美国制造业。
苹果把生产线搬回美国了明摆着告诉中国,以后生产供应链没有我们的事了。以后凡是
【331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