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败俱伤!”北京,一老太为了让女儿留在自己身边为自己养老,给了女儿490万卖房款,让女儿辞掉广州的工作,双方还签订了赡养协议。3年后,因为女儿不愿给老太额外交房租,老太向法院起诉女儿,要求将490万退还。可在法院上,女儿却说这一切都是母亲在没事找事,法院的判决结果令人意外。 据极目新闻8月7日报道,北京一中院公布的一纸判决,揭开了靳老太与女儿吕某长达三年的赡养拉锯战。 独居的靳老太为让远在广州的女儿回京养老,卖掉西三旗房产,将490万售房款赠与女儿,条件是吕某辞职返京承担母亲全部养老开销。 协议签得郑重其事,转账记录清晰在案,母女二人却未曾料到,这份用半生积蓄换来的“亲情合同”,竟因一笔2万元的房租彻底崩塌。 协议初期尚算和谐,吕某用490万在京置业,定期探望母亲,支付靳老太租房费用。2023年7月,靳老太突然提出入住高端养老院,吕某一口气预付20万元。 仅住5个月,靳老太执意搬出,要求女儿另租石景山房屋。吕某试图将养老院剩余费用抵扣新房租,靳老太却坚称“一码归一码”,拒不同意抵扣。 房租断缴两季度后,房东催租电话打爆了靳老太手机,女儿冷冰冰一句“用退费抵”彻底寒了母亲的心。 法庭上,吕某满腹委屈:“我放弃事业回北京,买药陪诊付房租哪样没做?”她晒出转账记录和证人证言,证明自己履约尽心。 靳老太却哭诉女儿“拿了钱就变脸”,“她给养老院掏钱爽快,到我租房就推三阻四!”曾经立遗嘱赠房产的慈母,如今颤抖着要求撤销协议、讨回490万。 一审法院直指核心:子女法定赡养义务不因协议免除,吕某拒付房租已构成违约。更关键的是,那份母女协议本质是“附义务赠与”。法院判决撤销协议,吕某全额退款。 吕某上诉时抛出“养老院退费抵房租”的辩解,二审法官却表示,养老院剩余费用约15万,而靳老太两年房租仅4万/年,所谓抵扣根本站不住脚。 最终法院纠正实际转账金额为480万,改判吕某退还该数额,白纸黑字写满“养老全包”的协议,被女儿抠字眼的算计撕得粉碎。 “490万买断亲情?老太太赌输了女儿,女儿输掉了良知!”判决引发全网唏嘘。这场两败俱伤的诉讼没有赢家。 靳老太拿回480万,却彻底失去女儿陪伴;吕某吐出巨款,背上“不孝”枷锁。法律能强制执行金钱给付,却修补不了亲情的裂缝。 当老龄化社会撞上原子化家庭,“协议养老”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无奈选择。然而北京靳老太的遭遇如一记警钟:孝心若沦为冷冰冰的债务核算,再厚的钞票也垫不起亲情洼地。 毕竟法官能判还480万,却判不回老母亲盼了半生的那句:“妈,这房租您别操心,有我在呢。” 信息来源于:极目新闻 2025年8月7日《母亲让女儿辞职照顾自己补偿490万元!两人因房租闹上法庭,女儿被判返还480万》
北京,一大妈要女儿辞职,回家全职照顾她,为补偿女儿,她把房子卖了,大妈和女儿签下
【45评论】【7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