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语出惊人,他说:“清华70%至
80%的高考状元,毕业都去了钱多的地方了。
在一次公开讲话里,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了个让人惊讶的事儿:“清华那些高考考得特别好的学生,有七成到八成,毕业后都奔钱多的地方去了。”这话一出,立马在社会上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施一公说,以前啊,考上清华北大的那些状元,都被看作是将来能成为科学家、工程师的好苗子,肩上扛着让国家科技更厉害的重担。但现在呢,越来越多的尖子生毕业后不去搞基础科研或者教书,而是进了金融、互联网这些赚钱多的行业。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大家对成功的看法变了,觉得有钱才是成功的标准。当然,每个人想多赚点钱也正常,可要是这些顶尖人才都不去搞科研了,那对咱们国家的以后可就有影响了。你再看看美国那些地方,他们的顶尖大学毕业生里,还有好多人选科研、教育这条路,一直给基础创新加油。
网友表示:顶尖人才选择高薪本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分配制度,高新应该分配到为国家做特殊贡献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而不是那些唱歌和搞金融经济的人。二次分配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缓。
华为集团无院士,可以攻克全球最难的科技,施一公这类型的学者又起到什么作用了呢?扪心自问一下吧!
如果一个著名科学家,中科院的院士,收入还没有金融公司证券或互联网公司的高级职员收入高,那就是社会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问题!贡献大的人为什么不能取得高收入? 什么叫“多劳多得,按劳分配”?!难道搞科研的人就应该“清贫”吗?他们也是有家庭,要生活的人!
为什么不给基础科研单位、教育单位发高工资呢?人要生活呀!去工资福利更好的单位正常!
这些高材生。如果不选择高薪,跑到国外。在国内猴年马月,能评上院士,我是从新闻上看的啊。某某高端人才,贡献突出,几次申请院士,都没有通过。然后跑到美国。不仅是高薪。而且还拿到什么奖?大家说说这是为什么?
高考状元都是天才级别,可惜进了清北后大多留学不回国,给别人做嫁衣,这说明清北缺乏爱国主义教育。今年好多天才学子拒绝清北是个好的开头,希望今后更多爱国学子拒绝清北,为中华民族作贡献。
顶尖人才选择高薪本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分配制度,高新应该分配到为国家做特殊贡献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而不是那些唱歌和搞金融经济的人。二次分配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缓。
这说明国家给搞基础科研、大学老师的待遇低了,从战略角度、国家发展计,要大幅提升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大学教育人员的工资待遇,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政治待遇,使从事基础科研、大学教育的人们从收入到政治地位都成为广受社会羡慕和尊敬的职业,那么70%∽80%的清北毕业生都会流向基础科研、教育领域。
想当年,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不为名不为利,不计个人得失,连生活基本条件都不能满足,甚至连一顿像样的饭菜都吃不上,但是他们仍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硬硬生生的搞出了“两弹一星”。而今天,顶尖学府与天之骄子却只能为钱去奔自己的前程或把自己沦为钱的奴隶。这种状况值得深思。
武寒旭
赚钱是自己的,科研是给别人做嫁衣。
飞翔
国内论资排辈!
用户10xxx81
走了对,戏孑钱多。
用户17xxx01
清华北大毕业想出国可以,要交五十至一百万的教育经费,才能出国门。
用户18xxx84
说得有道。北大清华高材生去证券公司谦大钱一,二百万年薪。其同学就是博士在985高校大多也挣不到百万。股民养活他们,这将来会出问题的
花开富贵
钱多的地方是美国吗?
istand
今后凡是通过直播,演艺,广告等获得个人收入,一律征收95%个人所得税。
爱喷才会赢
冷冻电镜最佳推销员
用户10xxx59
还不如一天杨兰兰,有必要贡献吗?
叮咚
老是这样穷才是正确的思想,还搞什么科研?你说到华为,人家搞科研挣得也很多好不好。
XyqL
施一公自己可是有不少公司,专利,而且还要上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