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著名女作家沉樱正怀3胎时,得知丈夫把全部家当了3万块,拿去给戏子赎身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08 17:17:13

1942年,著名女作家沉樱正怀3胎时,得知丈夫把全部家当了3万块,拿去给戏子赎身,她不哭不闹,留下字条,丈夫却怒吼:“拿孩子来要挟我?我可以再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一个雨天的下午,沉樱在重庆的家中,翻开一张报纸,看见了丈夫梁宗岱的婚讯,那一刻,她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静静地读完文章,然后默默收拾行李,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走进了风雨中。   她是那个年代极少数有才华、有见识的女性之一,山东出生,幼年受家庭熏陶,求学于名校,少年时便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20年代末,她以笔名“沉樱”出版了数本短篇小说集,作品关注女性命运,文风细腻动人,不少评论家都视她为“新时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人物,她曾是复旦剧社的活跃分子,也曾是报刊上频繁亮相的青年女作家。   1935年,她在中山大学任教期间,结识了当时已经成名的诗人梁宗岱,梁是典型的留法归国才子,精通多国语言,擅长诗歌与翻译,被称作“南国诗人”,两人因文学和思想上的共鸣走到一起,很快结婚,婚后,她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专注于家庭生活,育有两个女儿。   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她想象中那般稳固,梁宗岱虽有才情,却在情感上始终摇摆不定,他曾在法国留学时爱上一个名叫安娜的法国女子,那段感情即便无疾而终,却深埋在他心中多年,回国后,他被家族安排了一段婚姻,最终草草结束,等到与沉樱成婚,他依然不免将眼前的妻子与旧人作比较。   到了抗战时期,一家人迁居重庆,生活艰难,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照顾孩子,第三个孩子也已经在腹中,而此时的梁宗岱却在奔丧途中,路过桂林时,被一位在舞台上表演粤剧的女子所吸引,这名女子名叫甘少苏,身世坎坷,靠演出维持生计,梁听闻她的遭遇后,心生怜悯,慷慨解囊,用三万元将其赎出。   当时的三万元,是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赚到的巨款,这笔钱原本是他们一家在战乱中赖以生存的全部积蓄,沉樱得知消息后,并没有立刻做出反应,她冷静地评估局势,尝试与丈夫沟通,希望他能顾及一家老小的现实处境,但梁宗岱却沉浸在自己“救人”的正义感中,对家庭的困难置若罔闻。   她并没有和他争吵,也未曾挽留,只是收拾好行李,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在一个雨夜悄然离开,那一刻,她或许已经意识到,这段婚姻已经无法挽回。   一年后,她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生下了第三个孩子,一个男孩,她给他取名梁思明,从此,她一个人承担起养育三个孩子的全部责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讨生活,几乎是无法想象的艰辛,但她没有倒下,而是重拾搁置多年的写作与翻译工作,用笔赚钱,养家糊口。   她在报刊上陆续发表文章,后来又转向文学翻译,将大量欧洲文学介绍给华语世界,尤其是她翻译的茨威格作品,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富文学质感的版本之一,沉樱在台湾站稳脚跟,靠着才华和坚韧,重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活。   而另一边,梁宗岱与甘少苏结婚后,生活并没有如他想象中那般理想,甘虽姿色出众,但文化修养有限,与他在精神层面难以沟通,更重要的是,他们膝下无子,曾经梦想重建家庭的他,渐渐感受到被亲情和爱情双重剥离的痛苦。   随着时间推移,他开始尝试修复与沉樱以及子女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从未谋面的儿子,他通过朋友辗转联系沉樱,表达想见孩子的心愿,但沉樱始终没有动摇,她拒绝与过去的情感重新连接,她在信中承认梁宗岱在文学上曾给予她启发,但感情层面,两人早已形同陌路。   她说,往事已经过去,不值得再翻起波澜,这封信,像一块石头,彻底断了他最后的一丝希望。   1983年,梁宗岱在广州去世,享年八十岁,消息传到沉樱耳中,她没有表现出太多情绪,只是继续坐回翻译桌前,像往常一样工作,五年后,她在美国病逝,临终前,她将一本旧诗集交给女儿,那是梁宗岱年轻时送她的雪莱诗集,她轻声说,这是你们父亲留给你们唯一值得记住的东西。   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七年,却在两人各自的后半生里留下了无法愈合的裂痕,才子与才女的结合,本是世人眼中最美的搭配,然而才情并不足以维系一段关系,真正的陪伴,是在风雨中不离不弃,是在困难面前共同承担。   沉樱用余生证明了一个女性即便失去了婚姻,也依然可以靠才华与坚韧活出尊严,而梁宗岱,则在晚年体会到被亲人拒绝的孤独与失落,他曾经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却因一时冲动与执念,将一切亲手推开。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在时光唧唧的机杼上,织就那活泼泼的衣裳 2019.12.23  

0 阅读:62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