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但有两种手段与美国达成共识?7月30日,美财长贝森特放话威胁,称中国继续采购俄石油将面临更多关税,而中方对此回应将根据自身利益选择能源保障措施,美方无权干涉,这番话可谓挑明了立场。也就是说,中方不会在购买俄石油上让步,而从中美三轮会谈没有达成协议的结果上看,这种局面或许还会持续下去,但随着美方加大对俄制裁的力度,局势也在逐渐变化。 首先,对于印度继续购买俄石油的举措,美方直接推出25%的关税策略,预计将在20天后生效,再加上8月7日生效的25%关税,合起来变成50%,称得上无法忽视的数字。 虽然说印方本来就没多少往美国出口的商品,但莫迪还想着吸引苹果等企业来印投资,所以不会放松美印关系,而我们又能看到莫迪决定访问中国,参与上合会议的消息。 综合来看,这就成为一个会谈的机会,毕竟美印关税争端凸显的情况下,特朗普不太希望同时爆发多个关税争端,自然降低了对中国的压制力度,至少在表态上能够看出其模糊表态。 这跟贝森特放话威胁的做法不太一样,所以,如果说在上合会议期间,中印之间能够探讨出一些成果,说不定就能给美方施加更多压力,让他们开始思考贸易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 对于大部分美企而言,中美贸易联系都是比较关键的,这时候因为俄石油问题承担更多危险是不明智的选项,换言之,莫迪的到访算是一个机会,上合组织也能充当这个平台。 问题在于印度现在的态度同样摇摆,莫迪不确定会转向美还是俄,万一他选择向特朗普的关税胁迫妥协,那相关的部署就会反过来成为麻烦,所以必须谨慎应对这次中印会谈。 其次,除了同样面对关税胁迫的印度,俄方作为当事人也应该关注,毕竟特朗普针对的是俄石油,换言之,中俄之间需要好好谈谈,进而推动中美之间达成共识。 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说,既然美方在会谈上愿意继续保持沟通渠道,那说明相关问题有的谈,而特朗普之所以要针对俄石油,是希望中方去购买美方产品同时削减俄方的影响力。 虽然说中方的能源策略不会改变,但却可以新增一些合作渠道,如果美方能够满足中方的要求,不再挑唆地区局势,同时按照正常贸易规则展开合作,那中美合作就能够展开。 至少对比来说,美方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对他们来说也是增加话语权的好事,同时也能满足产品增加出口量的要求,只不过特朗普如今过度强调立场,单独作用并不好实现。 可若是结合这两个手段,推动中印合作乃至中印俄合作,同时发展中美关系,那不仅能够在多元化贸易上前进一大步,还能对解决地区贸易争端起到积极作用,就看美国怎么行动了。 参考资料: 美方威胁中国若继续买俄罗斯石油将面临更高关税 外交部回应丨中国新闻网
特朗普确认,因中俄存在石油贸易,将对华征收额外关税。俄媒:当地时间8月6日,美
【101评论】【7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