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2018年,浙江男子买不起学区房,竟花300元办假房产证送女儿进名校小学。4年后男子事迹败露,学校认为他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违法获得了不属于他的教育资源,遂将其告上法庭,法院这么判了。网友: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浙江嘉兴,一位名叫苏某的普通工人,因为一本价值300元的假房产证,走上了法庭,这起看似简单的伪造证件案件,却折射出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学区房制度下的深层次矛盾。 2018年,苏某的女儿即将入学,附近有一所口碑极佳的名校小学,但按规定,只有拥有学区房的家庭才能让孩子入读,面对天价学区房,这位工薪阶层的父亲感到无力,即使倾其所有,也无法在学区内买下哪怕是最小的一处房产。 在连日的焦虑中,苏某在街头偶然看到一则"办证"的小广告,一个冒险的想法随之萌生,他花了300元,找人制作了一本假房产证,还特意编造了学区内一个不存在的门牌号,以防学校核查地址,带着这本伪造的证件,他顺利为女儿办理了入学手续。 接下来的四年里,女儿在这所名校茁壮成长,而苏某则生活在忐忑与愧疚之中,他既为女儿能接受优质教育而欣慰,又时刻担心真相败露的那一天。 2022年,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全面复核学籍信息,苏某的"秘密"终于被揭穿,当系统无法查询到他提供的房产信息时,学校立即报警,面对警方,苏某坦然认罪,但他的辩解字字戳心:"学区房那么贵,我这辈子都买不起,难道就要眼睁睁看着孩子失去好的教育机会吗?" 2023年,法院判决苏某因买卖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获刑10个月,缓刑1年3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目前苏某正在缓刑期间,在家附近找了份零工维持生计,时常担忧这段经历会如何影响女儿的未来。 这起案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人同情苏某的处境,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想为孩子谋求更好教育的普通父亲,也有人坚持规则就是规则,如果人人都钻空子,真正符合条件的家庭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学校方面表示,严格执行入学规定是为了维护教育公平,"如果大家都这样做,那对那些真正有学区房的家庭就太不公平了,我们只是按章程办事。 但是这起案件揭示的问题远不止于此,近年来,随着优质教育资源与房产的深度绑定,学区房价格水涨船高,在一些热门城市,学区房的单价甚至可达周边普通住宅的两三倍,这种现象不仅加剧了教育不公,还变相强化了阶层固化。 有教育专家指出,学区房制度本是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当优质教育资源变成可以用金钱购买的商品时,教育的公平性就受到了严重挑战。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家长认为学区房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平,近60%的家长表示为了孩子教育不得不超出经济能力购买学区房。 苏某的案例只是这一社会现象的一个缩影,当一个父亲被迫走上违法的道路,只为给孩子争取本应平等获取的教育资源时,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追求教育公平的道路上,我们是否还有更多改进的空间? 目前,一些地方已开始探索"多校划片"、"摇号入学"等方式,试图弱化学区房的决定性作用,但要真正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更系统、更深入的教育改革,让每个孩子都能公平地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而不是被房产证的门槛所阻隔。 苏某的故事或许会随时间淡去,但它所揭示的教育公平问题,仍将是我们社会需要面对的长期挑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信源:澎湃新闻(男子买假房产证让孩子入读重点小学,四年后事发获刑)
S妈住的豪宅要易主了!这把火终于烧到了自己身上。房产证上的名字不是她,法律文件里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