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军的一名排长在山中巡逻,突然遇到三名战士向他走来,并向他打招呼,但他感觉有些不对劲,便突然大喊:“缴枪不杀! “同志们,杀!” 1984年夏天,中越双方在老山沿线展开激战,两军围绕142高地鏖战数日,李海欣手持机关枪冲锋在前,直接碾压越军,先一步从侧面登上高地。 随后借助地形优势,李海欣率领队友们向下反扑,很快就阻断了敌人前进的步伐。 此时老山沿线的所有战略高地都已经被解放军完全控制,越军已经意识到他们根本无法硬碰硬,于是双方进入战略僵持阶段。 李海欣在142高地驻扎之后,一直没有放松对敌人的警惕,他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抱着机枪在营地周围巡视一圈。 很多小战士不解的询问:“我看越南是被我们打怕了,根本不敢过来。” 李海欣思索一番后,摇了摇头:“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 作为一位与越军作战多年的老兵,他对对方的军事作风了如指掌。 虽然敌人不会拿鸡蛋碰石头,但他们也绝不可能风平浪静。 对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呢,李海欣一直心中感到疑惑,不断思索敌人下一步动向的李海欣,愈发加紧了地方,然而当天在巡视高地侧面的时候,突然迎面碰上三个小战士战士。 对方看到李海欣的军装之后,立刻立正敬礼:“长官好。” 听到这句话,以及如此标准的口音,李海欣的眼皮微微一跳,随后不动声色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 然而正当他们即将离开的时候,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李海星突然端起枪。指着他们的后脑勺大喊一声:“把手举起来!” 结果三人突然变了脸色,同样举起枪就要扫射。 显然李海欣更快一步,不远处解放军急忙赶来支援,负隅顽抗的三人才突然大叫一声,迅速逃窜,但最终被我军成功抓获。 战斗结束后,几个小战士仍旧惊魂未定:“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李海欣收拾起枪支,镇定的回答道:“他们是敌人派来的间谍。” “那您是怎么发现的?” 看着众人充满疑惑的表情,李海欣开始和身边的小战士解释起来。 首先,我们的小战士们是不会叫上级长官的。关于称呼这个问题,早在红军时期就有过类似的讨论,由于红军是工农的队伍,只讲究分工不同,不讲究三六九等,所以战士们从来没有称呼指战员为长官,一般都是直接称呼职务或者同志。 甚至有些指战员和战士之间关系十分要好的都是直呼其名,像这样的长官称呼显得格格不入。 随后,李海欣又指指战士们的衣服,又示意他们回忆下与他们作战的那几人的衣服。 突然有人恍然大悟“我懂了!” 如今正值盛夏,解放军战士坐在原地不动半个小时,都会汗如雨下,军营里条件不够,所以大家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皱巴巴的。 可是,那三个人的军装,手和鞋子等诸多细节都不对劲。 这种种疑点,所以他认定的这些人像是在刻意的模仿,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三人被我军发现之后,越南方面大为恼火,在之后的作战中,他们立刻派出特务连队142高地进行包围,企图从正面战场直接抢夺阵地。 李海欣率领解放军顽强抵抗,他身上挂满炸药包,直接冲到敌军阵线,打死打伤多名越军。 就在此时,越军突然把炸药丢到李海欣身后,此时已经陷入重重包围之中的他根本来不及反应,在炸弹的爆炸中,本就身披伤痕累累的他气若游丝,重伤难治。 可即便如此,李海欣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用自己的生命为解放军最后一战,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李海欣英勇牺牲了,但他为党为国的灵魂没有熄灭,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他一样,走上不惜一切保卫祖国的道路。
1984年,我军的一名排长在山中巡逻,突然遇到三名战士向他走来,并向他打招呼,但
万物知识局
2025-08-04 11:47:44
0
阅读: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