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乌江畔,当我军清理河道时,一块生锈的怀表从淤泥中露出,表盖上 “徐恩曾赠” 的刻痕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 这块表的主人,正是消失了51年的中共隐蔽战线传奇人物钱壮飞。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77年夏天,贵州金沙县乌江边热得像个蒸笼,水电站施工队的老王正带着工友们清理河道,铁锹突然"哐当"一声撞上个硬家伙。 扒开淤泥一看,所有人都愣住了,一具白骨静静躺在河床里,旁边散落着生锈的左轮手枪、发报机零件,还有块刻着"徐恩曾赠"的银怀表。 这块怀表揭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村里八十多岁的黄老爷子颤巍巍赶来,一眼就认出来:"这是钱先生的表啊!" 老人家浑浊的眼泪直往下掉,他说起1935年那个春天,红军长征到乌江边上,前有湍急江水,后有追兵,情况危急得很,当时有个戴眼镜的干部主动站出来去探路,这一去就再没回来。 钱壮飞这个名字,现在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在隐蔽战线历史上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他本是湖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少爷,1926年毅然加入共产党,两年后硬是考进国民党无线电培训班,成了插在敌人心脏里的一把尖刀。 最绝的是他居然混成了特务头子徐恩曾的机要秘书,天天跟最机密的文件打交道。 要说钱壮飞有多厉害,1931年顾顺章叛变那会儿,国民党本来能把上海地下党一网打尽。 多亏他冒险截获电报,连夜派人通知周恩来,硬是从虎口里抢出来多个同志,这事后来被周总理称为"改写中共历史的三天",要是没他,中国革命史可能真要重写。 可谁能想到,这么个传奇人物最后会默默长眠在乌江底,考古专家后来考证,那块怀表确实是徐恩曾送的,表盖内侧还刻着"壮飞兄存念"五个小字。 手枪是比利时造的勃朗宁,弹匣里还剩三发子弹,最让人揪心的是骸骨姿势,右手紧紧攥着个皮夹子,里面夹着张泛黄的全家福。 这些年我走访过不少老红军,听他们说起钱壮飞总带着特别的敬意,有个百岁老兵回忆,当年在军委二局工作时,钱壮飞教会他们用明矾水写密信,用电影胶片藏情报。 最绝的是他发明的"五重加密"电台密码,国民党破译专家挠破头也解不开,可这么个天才特工,牺牲时身上除了怀表手枪,就只有半块没吃完的荞麦饼。 金沙县后来在发现遗骨的地方立了块碑,上面刻着"龙潭三杰"四个大字,每年清明都有穿军装的老兵来献花,他们说钱壮飞其实能活下来的。 1935年3月29日,他完全可以选择跟着大部队走,可偏偏主动请缨去侦察渡口,老乡们说那天乌江上雾特别大,有人看见他骑马冲到江边就再没回来。 现在站在乌江大桥上往下看,江水还是那么急,县档案馆里保存着当年施工队的记录本,泛黄的纸上歪歪扭扭写着:"挖出人骨,有怀表手枪,怀疑是红军。" 这短短十二个字,尘封了四十二年的谜底。那块锈迹斑斑的怀表后来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静静躺在遵义会议纪念馆的玻璃柜里,表针永远停在4点15分。 最新考证发现,钱壮飞牺牲前其实已经发现安全渡江的路线,他在笔记本上画了张草图,标注出三处浅滩,这张图后来被藏在竹筒里顺流而下,真的帮大部队找到了渡江点。 只是他自己没能等到战友们过江,可能遭遇民团袭击,也可能失足落水。 党史研究者说,这就是隐蔽战线英雄的宿命,他们总在黑暗中点燃火把,却常常照不到自己前行的路。 【官方信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龙潭三杰"钱壮飞:深入虎穴的红色特工》 央视新闻客户端《贵州金沙发现钱壮飞烈士遗骸经过》 人民网《遵义会议纪念馆新增钱壮飞烈士遗物展柜》
我军攻克高平后,部队在附近树林中发现12具烈士遗体,他们被绑在树上,身上血肉
【20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