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糊涂了!”河北张家口,一女子在高速服务区上完厕所后,竟没等两个孩子上车,就独自开走了!岂料,高速交警好心打电话提醒,这位妈还当成诈骗电话给挂了!直到车里静得吓人,她才回过神孩子真丢了。网友:“这当妈的心真是大!”
七月下旬一个闷热中午,河北张家口京藏高速服务区东区停车区,一位三十多岁母亲自驾带两个孩子返程,车停稳,姐弟俩先后下车去厕所,妈妈自个儿回车上吹空调。
可能高温让人昏头,或她急着赶路没细想,总之没等孩子就发动油门开走,车子拐上高速主道。
另一边厕所出来俩孩子找不着车,急得直跺脚,姐姐机灵一把拉住弟弟手腕,直奔旁边便利店,用店员手机拨通110。
高速交警队接警,立即查监控锁定车牌,五分钟内联系到这位妈妈。
电话一通交警刚说明情况,对方却当骗子骂骂咧咧挂断,后来她回忆说,当时满脑子防诈宣传,觉着新骗术真损,居然冒充警察说孩子丢了!
她继续开车约七八分钟,车里静得可怕才猛一拍方向盘:坏了!俩娃真没在后座!急忙掉头冲回服务区。
那儿姐姐搂着弟弟缩在便利店角落喝水,店员拿小风扇给他们扇风,交警守旁边讲笑话安抚。
妈妈车一停眼泪就涌出来,抱着孩子好一通数落自己,所幸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没出事故,但后怕足够刻骨铭心。
这次事件并非个例,省交警总队后续通报提过类似案例年均十余起,问题根源在那几秒侥幸心理:家长总觉服务区安全,人多不会出事,实际高速环境复杂多变。
便利店监控拍到孩子奔进门那瞬间惨白小脸,这种视觉冲击远比说教更警醒。
有趣的是,那位母亲隔天发朋友圈自嘲糊涂,引发众多共鸣,有位男网友留言分享类似经历:他带儿子加油忘关后备箱,孩子爬出去捡球,幸亏服务员眼尖吼住。
这些细节证明安全机制贵在简单有效:孩子学会遇事找穿制服人员,成人开车前习惯性回头数人头。
最终没悲剧得靠三方配合:孩子冷静求助、商家快速反应、执法机构高效处置,缺一环可能改写结局。
事情收尾透着点黑色幽默:民警回访送安全手册,妈妈苦着脸念完又买十本送亲戚,她用自己乌龙告诫众人,暑期出行别让匆忙酿大错。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整合信息源:河北经视2023年7月23日报道《姐弟俩服务区上厕所,粗心妈未察觉独自驾车离开,接到高速交警电话竟以为是骗子!》;张家口高速交警支队公示记录;河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公众平台2023年8月推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