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还是来了,8月2日阿塞拜疆正式宣布,将通过英国BP公司主导的"沙赫德尼兹"

源源谈国际趣事 2025-08-03 16:17:37

这一天还是来了,8月2日阿塞拜疆正式宣布,将通过英国BP公司主导的"沙赫德尼兹"气田,每年向叙利亚输送12亿立方米天然气,这是为了什么?   8月2日,在土耳其基利斯省的一个小村庄,阿塞拜疆、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能源部长们共同转动了一个象征性的阀门,这不是普通的仪式,而是标志着阿塞拜疆天然气正式通过土耳其输往叙利亚的开始。   按照协议,阿塞拜疆每年将向叙利亚供应12亿立方米天然气,未来还可能提升至20亿立方米,这一动作看似只是能源贸易,但背后却藏着中东地缘政治的一场微妙博弈。     阿塞拜疆的天然气以往主要流向欧洲,尤其是通过“南部天然气走廊”向意大利、希腊等国供气,但这次它突然调转方向,把能源输往战乱初定的叙利亚,显然不是一时兴起。   实际上,阿塞拜疆的算盘打得很精,欧洲市场虽然稳定,但竞争激烈,俄罗斯、挪威、美国LNG都在抢占份额。   而中东则不同,叙利亚战后百废待兴,能源需求极大,阿塞拜疆此时介入,既能赚取经济利益,又能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这条路线经过土耳其,而土耳其正试图把自己打造成区域能源枢纽,阿塞拜疆的天然气借道土耳其,既能巩固与安卡拉的盟友关系,又能借机渗透进叙利亚市场。     对叙利亚来说,这12亿立方米天然气意味着什么?叙利亚能源部长穆罕默德·巴希尔说,这些天然气将用于重启阿勒颇和霍姆斯的发电厂,预计能产生约900兆瓦的电力。   要知道叙利亚内战期间,全国电力系统几乎瘫痪,许多地区每天只有几小时供电,如今天然气供应意味着医院、学校、工厂可以恢复运转,民众生活有望逐步正常化。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是阿塞拜疆,而不是伊朗或俄罗斯?   叙利亚传统上依赖伊朗的能源支持,俄罗斯也在叙内战中提供了关键军事援助,然而伊朗自身受制裁影响,能源出口能力有限;俄罗斯则因俄乌冲突分身乏术。   阿塞拜疆的介入,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同时也让叙利亚减少对单一能源供应国的依赖。     而土耳其在这笔交易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不仅提供管道运输,还通过“置换协议”确保阿塞拜疆天然气顺利进入叙利亚,土耳其能源部长阿尔帕斯兰·巴伊拉克塔尔甚至放话,未来供应量可能翻倍。     但土耳其的野心不止于此,它一直想成为连接中亚、中东和欧洲的能源枢纽,此前已通过“土耳其溪”管道输送俄罗斯天然气,如今又促成阿塞拜疆-叙利亚项目,进一步巩固其区域能源地位。   更重要的是,土耳其曾是叙利亚反对派的主要支持者,如今却与新政府合作推动能源项目,这表明安卡拉正在调整策略,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而非军事干预来扩大在叙影响力。       阿塞拜疆此次向叙利亚供气,表面上是一笔能源交易,实则是中东权力格局的一次微调,它反映出战乱国家重建的迫切需求,也揭示了区域大国如何利用经济手段重塑影响力。   这一案例再次证明,能源合作不仅能带来经济利益,还能成为外交博弈的重要筹码,未来类似的“能源外交”可能会在中东乃至全球更多地区上演。

0 阅读:4

猜你喜欢

源源谈国际趣事

源源谈国际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