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像乌克兰这种国家,不要跟人死扛,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投降。长期搞下去就没种了。这话乍一听也不是没道理,但像乌克兰这种不大不小的国家,真要投降其实是很难的,不可能谁投就投。 乌克兰这场仗打了三年多,从2022年2月24日俄军全面进攻开始,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场消耗战。 有人说,乌克兰这种国家,打不过就该早点认输,硬撑只会让自己越打越弱,这话听起来好像挺理性,但现实是乌克兰根本没得选,投降不是按个按钮就能完成的事,它牵扯到国家存亡、民族尊严,甚至整个欧洲的安全格局。 首先,俄罗斯开出的投降条件,乌克兰根本接受不了,2025年5月,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再次强调,乌克兰必须“无条件投降”,去军事化、去纳粹化,承认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归俄罗斯。 这等于让乌克兰彻底放弃主权,变成俄罗斯的附庸,泽连斯基政府如果签这种协议,立刻就会被国内民族主义者推翻,乌克兰人打了这么久,死了几十万人,不可能接受这种结局。 其次,乌克兰的西方盟友也不会允许它轻易投降,美国、英国、德国虽然援助速度放缓,但仍在提供武器,比如最近美国把原本给瑞士的“爱国者”防空系统转交给了乌克兰,北约欧洲盟军最高指挥官格林克维奇将军也确认,北约正在加速向乌克兰交付防空系统。 这说明西方还没放弃乌克兰,至少不希望它突然崩盘,如果乌克兰现在投降,欧洲的安全架构会直接崩塌,俄罗斯的影响力会直接推到波兰边境,这是北约绝对不能接受的。 而且8月2日,乌军用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境内的炼油厂、燃油基地和通信设备工厂,这说明乌克兰仍有能力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这种跨境打击不仅是军事行动,更是政治信号,乌克兰不会坐以待毙。 但问题是,这种反击能持续多久?乌克兰的军工产能虽然提升到了自给40%,但远不足以支撑长期战争。 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却越转越快,7月底俄军还在乌东推进,占领了顿涅茨克地区的泽廖内加伊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马利耶夫卡,乌军的防线正在被一点点蚕食,而西方的援助却越来越不确定。 有人说,乌克兰现在投降还不至于太惨,再打下去可能连基辅都保不住,但历史证明对俄罗斯让步的国家,最终往往失去更多。 2014年乌克兰在克里米亚问题上选择了妥协,结果俄罗斯直接吞并了克里米亚,并在乌东扶植分离势力,如果这次乌克兰再让步,谁能保证俄罗斯不会在几年后卷土重来? 虽然早就有预测称2025年可能是乌克兰的“终局之年”,但结局未必是投降,也可能是僵持。 乌克兰现在最现实的出路,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争取一个“冻结冲突”的方案,让战争暂时停下来,但不承认俄罗斯的领土主张,这样至少能争取时间,等待国际局势变化。 而乌克兰的困境也提醒我们,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必须谨慎选择战略,盲目依赖外部力量可能带来短期安全,但长期看,自主防御能力才是根本。 乌克兰如果能早点发展自己的军工体系,而不是完全依赖西方援助,今天的局面可能会不一样。 这场战争最终怎么结束,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是乌克兰不会轻易投降,因为它已经无路可退。
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是中方的同志加兄弟。我国突然遭遇两国制裁一
【16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