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国关税又变了? 说好的15% 还向美国投资5500亿,结果两边都在“演戏”,各有各的小算盘。 表面微笑握手,背后各自拨动着算盘珠子,美日这对盟友的关税游戏,比谍战片还要精彩,说好的15%关税调整还没落地,日本承诺的5500亿日元投资却已悄然启动,这场经济与军事深度捆绑的大戏,正牵动着整个印太地区的神经。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宣布,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价值约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钢铁、铝、半导体、电动汽车、电池,清单范围之广令人咋舌,华盛顿的算盘很清晰,筑起贸易壁垒,保护本土产业,同时试图重塑关键产业链。 然而,这场“关税风暴”的走向并非美国单方面可以掌控,几乎就在美国亮出关税牌的同一时间,日本的动作耐人寻味。 东京方面一方面对美国部分新关税措施表达了谨慎的“理解”,另一方面却并未在关键领域上完全追随美国的激进路线。 更值得玩味的是,日本承诺的5500亿日元(约合35亿美元)对美直接投资计划正在加速推进,这笔钱重点砸向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 这绝非简单的经济示好,而是日本在复杂国际棋局中的一步深棋,用真金白银换取在美国核心科技圈更深层的准入权与话语权,为本国产业和技术安全铺设后路。 经济筹码正悄然转化为军事博弈的资本,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节省下的资源、日本对美投资获取的技术红利,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双方的军事机器。 最直接的证据是日本持续飙升的防卫预算,尽管全球都在关注美国庞大的军费开支,但日本2025财年防卫相关总预算已突破GDP的2%门槛,达到创纪录的约8.9万亿日元(约560亿美元),这背后离不开其经济策略腾挪出的空间。 东京正在疯狂采购远程导弹、升级战斗机队、建造新型战舰,更值得警惕的是美日军事协作的实质性深化。 双方共同研发高超音速武器拦截系统、升级部署在日本的陆基“宙斯盾”系统、强化西南诸岛的军事存在,动作频频。 美日外长防长“2+2”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前所未有地强调“经济安全”与“安全保障”的不可分割性,将供应链韧性、关键技术保护直接与军事同盟挂钩。 这清晰地表明,美日正将经济领域的联手,系统地转化为对华军事竞争的战略纵深,美日同盟看似坚不可摧,实则暗流涌动。 双方在如何对待中国这一核心问题上存在温差,美国部分势力倾向于更激进、更具对抗性的“脱钩断链”,试图彻底遏制中国发展。 而日本经济界深知与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深度绑定的现实,承受不起完全“脱钩”的灾难性后果,因此,日本政府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体现出一种“战略性模糊”,在安全上紧跟美国步调以示忠诚,在经济上则努力维持与中国必要的往来通道,避免彻底撕破脸皮。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美日这场围绕关税、投资与军事的复杂互动,是霸权国家与地区强国面对力量格局变迁时的本能反应。 美国焦虑于绝对优势的松动,试图通过关税、科技封锁、强化军事同盟等组合拳维持主导权,日本则敏锐地嗅到变局的气息,一面利用美国的焦虑获取安全承诺和尖端技术,一面小心翼翼地避免成为大国对抗中首当其冲的炮灰。 中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局面的复杂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国家安全”为借口,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滥用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中国坚持认为,中美、中日作为重要经济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追求的是自身正当的发展权利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面对美日强化军事协作带来的压力,中国的回应是坚定而克制的,持续提升国防能力以捍卫主权安全,同时始终敞开对话大门,致力于通过和平方式管控分歧。 中国在台海、南海的巡航行动专业且常态化,传递出维护核心利益的清晰信号,同时避免了局势的螺旋式升级。 这场美日关税与投资的双人舞,本质上是一场21世纪大国博弈的微缩景观,经济牌与安全牌被前所未有地交织打出,每一笔投资、每一轮关税调整、每一次联合军演,都成为塑造未来印太乃至全球格局的砝码。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近期在《海峡时报》刊文指出,美日同盟的强化在短期内可能形成某种“威慑表象”,但长期看,过度依赖军事手段解决经济竞争引发的焦虑,其成本将由整个地区共同承担。 美日算盘珠子拨得震天响,然而国际政治从来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关税壁垒挡不住经济规律,巨额军费也买不来绝对安全。 当精密如瑞士钟表般的算计遇上不可预测的地缘变局,这场双簧戏的终局,恐怕连台上的主角们也难以预料。
日本、美国关税又变了? 说好的15% 还向美国投资5500亿,结果两边都在“演戏
老阿七说史
2025-08-03 12:17:52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