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达到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

新浪财经 2025-08-02 13:40:13

中国经济报导:根据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规模达到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占全国新增装机的91.5%。

增长核心动力:风光装机占比超98%

太阳能发电主导增长

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2.12亿千瓦,占可再生能源新增总量的79%,同比增幅显著。

这一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化推进(如工商业屋顶光伏)和集中式大基地项目的加速落地。

例如,山东、江苏等地的分布式光伏新增容量同比增长超60%,而西北地区的风光大基地项目通过特高压外送通道实现跨区域消纳。

风电装机稳步提升

风电新增装机5139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占比提升至4.8%(249万千瓦),广东、福建等地的海上风电集群建设成为亮点。

陆上风电则聚焦于三北地区的老旧机组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提升发电效率。

结构优化:可再生能源占比突破59%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占总装机的59.2%,历史性超过煤电(约14.5亿千瓦)。具体构成如下:

水电:4.4亿千瓦(含抽水蓄能6129万千瓦)

风电:5.73亿千瓦(海上风电4420万千瓦)

光伏:1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4.93亿千瓦)

生物质发电:4700万千瓦

这一结构变化标志着可再生能源已从“补充能源”转变为“主体能源”,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地

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自2025年6月起实施,推动新能源电量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中长期合约和现货市场形成价格。

广东、江苏等地已开展新能源场站参与现货结算试点,绿证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上半年核发绿证13.71亿个,交易3.48亿个)。

重大项目示范引领

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项目: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投产,年减排二氧化碳65万吨,探索“绿电-绿氢-绿氨”全产业链模式。

内蒙古新型储能集群:34个独立储能电站集中开工,总装机1480万千瓦,涵盖锂电、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技术路线,提升电网调节能力。

消纳与利用效率提升

发电量占比接近四成

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9.7%,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

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27.4%,新增电量2470亿千瓦时,超出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直接替代火电煤炭消耗约8000万吨。

并网消纳能力增强

跨省输电通道:新增三回特高压线路,提升跨区输电能力1600万千瓦,缓解西北、西南等新能源富集地区的消纳压力。

新型储能配套:截至6月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在迎峰度夏期间发挥关键顶峰作用(如江苏调用储能714万千瓦)。2025年上半年的可再生能源爆发式增长,既是政策驱动与市场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也反映了我国能源转型的坚定决心。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将在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和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更加核心的作用。

0 阅读: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