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广东女子结婚6年不能生育,被丈夫抛弃,谁料,却被年轻军官求婚。她摇头拒绝:“我不能生孩子。”军官摆手:我不在乎。谁料,婚后,她不但连生11个孩子,还成了广东之母。 莫秀英1900年出生在广东高州一个慢慢败落的家庭里,祖上有点名气,但到她这辈,家里穷得叮当响。她排行老五,人称莫五姑,从小就被寄养在外祖母家,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她小时候还学过点东西,识字会画画啥的,但家里负担重,12岁那年就被安排嫁人。嫁过去后,她天天操持家务,伺候公婆,可六年下来肚子没动静。丈夫家就为这事对她越来越冷淡,婆婆还天天数落她。1918年,丈夫直接写了休书,把她赶出门。那时候社会风气就这样,生不出孩子被当成大罪,她一下子成了无依无靠的弃妇。被赶出来后,她没法回娘家,只能自己想办法讨生活。听说她去酒馆卖唱,靠着从前学的那点才艺混口饭吃。那些年头,女人一个人在外头闯荡,日子多难过可想而知。 被休后,莫秀英的日子更苦了,她在电白那边卖唱,靠嗓子和长相赚点钱。追求她的人不少,有钱有势的都有,但她都推了,怕重蹈覆辙。1918年,她遇到陈济棠,那时他只是个小军官,在桂军当连长。两人认识后,陈济棠看上她,就求婚了。她本来摇头,说自己生不了孩子,前夫就是为这个休的她。陈济棠不在乎,坚持娶她做妾。婚后,两人起初也有点小摩擦,陈济棠军人脾气大,她性子倔。但慢慢磨合,陈济棠的事业开始起飞,从营长升到团长,再到旅长。莫秀英被扶正后,生了第一个孩子,打破了不能生的说法。接着她连生11个,7男4女。陈济棠信相术,说她是旺夫的福星。莫秀英帮他打理家事,还参与政务,劝他多为老百姓做事。陈济棠主政广东时,她推动建医院、学校啥的,百姓生活慢慢好转。 陈济棠升迁快,1920年在粤桂战争中立功,帮组建粤军第一师。1922年,他脱离陈炯明,投靠孙中山,带兵反攻广州,打败陈炯明,统一广西势力。到1929年,他成了广东的南天王,权势大得很。莫秀英在这过程中没闲着,她从底层上来,知道老百姓的苦,劝陈济棠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陈济棠听她的,委托她管实业和社会福利。她学苏联经验,1933年搞三年计划,建了大桥、电厂、港口、码头。这些项目不光完善工业,还提供就业,广东经济一下就活络了。民生方面,她募捐建医院,买医疗设备,让百姓看病容易点。教育上,她觉得孩子得读书,三年内加了近五百所学校,上万孩子有机会上学。有人说建学校不赚钱,她不听,坚持说长远看,这些孩子会给社会添活力。她还建收容所,帮无家可归的人,解决社会问题。广东在他们治理下,发展得飞快,百姓敬重陈济棠,更爱戴莫秀英,叫她广东之母。 1935年,莫秀英回老家修祠堂,百姓围得水泄不通,摆宴席放电影,热闹得像过年。可见她在人心里的分量。1936年,两广事变失败,陈济棠夫妇被迫离开广东,逃到香港。那时候他们过惯好日子,突然颠沛流离,但莫秀英没抱怨,坚持爱国。有日本人拉他们合作,她直接拒绝,说不能丢民族气节。他们辗转各地,生活简朴。1945年抗战胜利,第二年莫秀英病重。她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就回广东,那地方有她毕生心血。1947年,她在广州梅花村病逝,年仅47岁。陈济棠伤心得写诗悼念,说她是贤妻良伴。莫秀英留下的11个孩子,大多有出息,有科学家、企业家啥的。陈济棠1954年脑血管出问题,也走了,遗嘱要和她合葬。广东老一辈人到现在还记得她,说她是逆天改命的传奇,推动一方发展。
1965年,聂凤智有一次去疗养,发现年轻的女护理员沉默寡言,少有笑容。有一天,聂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