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陈士榘欲智取赣榆,让战士化装进城,门口的伪军忽然盘问:“你们是哪个村的?

文史充点站 2025-07-31 15:21:35

抗战中,陈士榘欲智取赣榆,让战士化装进城,门口的伪军忽然盘问:“你们是哪个村的?”不巧,战士都是山西人,开口就露馅,个个张大嘴巴,不敢出声,伪军觉得奇怪,正想再问,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 1943年秋天,苏北赣榆县城被日伪军牢牢控制着,这里地处连云港南侧,是敌人在苏北地区的重要据点,八路军115师教导第2旅接到上级命令,必须在三天内拿下这座坚固的县城。 旅长陈士榘接到任务后心情沉重,赣榆城里驻扎着日军一个中队和伪军一个团,总兵力超过2000人,城墙高大坚固,四角还修建了碉堡,正面攻打肯定会付出巨大代价。 就在陈士榘为此发愁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门来,她叫高娜是当地地下党的联络员,同时也是伪军团副刘连城的女人,高娜带来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高娜告诉陈士榘,她已经在刘连城身边潜伏了半年多,完全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刘连城这个人胆小怕事,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才投靠日本人,如果利用得当,说不定能让他配合八路军的行动。 陈士榘听完高娜的计划后,觉得这个方案虽然冒险,但确实可行,于是他立即挑选了一批精干的战士,准备化装成伪军混进城去,这些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而且都会说当地方言。 行动定在10月15日夜里进行,陈士榘亲自带队,20多名战士换上缴获的伪军制服,扛着三八大盖步枪向县城走去,为了增加真实性,他们还故意弄得灰头土脸,像是刚从战场上撤下来的样子。 到了城门口,麻烦来了,守城的伪军班长是个山东人,一听这些“同僚”的口音就觉得不对劲,他怀疑地问道:“你们是哪个部队的?怎么口音这么杂?”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刘连城带着高娜从城里走了出来。高娜早就料到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提前给刘连城编了个理由,刘连城大声呵斥守门的士兵:“这是我的人,刚从外地调来的,你们瞎操什么心?” 为了增加说服力,刘连城还狠狠给了高娜一个耳光,骂道:“都是你这个女人,非要出来看热闹,害得我的兵都被怀疑。”这一巴掌打得很响,守门的伪军立刻相信了,赶紧把门打开。 进城后陈士榘他们按照预定计划分头行动,有的去控制武器库,有的去占领电话总机,还有的直奔日军指挥部,由于事先摸清了城内情况,整个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 午夜时分,城外的八路军主力开始攻城,城内的“伪军”立即配合,从背后向守军发起攻击,日伪军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人会突然调转枪口,一时间乱作一团。 这场仗打得相当激烈,日军中队长发现情况不对,立即组织反击,但八路军已经控制了制高点,日军的反扑很快被压了下去,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赣榆县城完全被八路军占领。 战后统计这次战斗共歼敌8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1200多支,还有大量弹药和军用物资,最重要的是,八路军自己的伤亡很小,只有十几个人轻伤,没有一个人牺牲。 刘连城在这次行动后彻底投靠了八路军,他原本就是被逼无奈才当伪军的,心里一直很矛盾,通过高娜的耐心工作,他终于下定决心站到人民这一边,后来他还带着自己的部下参加了新四军。 高娜的身份也在战后公开了,原来她不仅是地下党员,还是刘连城的妻子,两人是在战前结婚的,后来为了抗日事业,高娜主动提出要打入敌人内部。这种牺牲精神让所有人都很感动。 赣榆的胜利在当地产生了很大影响,周围几个县的伪军听说后,军心开始动摇,有些伪军甚至主动联系八路军,表示愿意弃暗投明,这种连锁反应大大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这次战斗成功的关键在于情报工作做得扎实,高娜不仅摸清了城内的兵力部署,还掌握了守军的作息规律和心理状态,有了这些情报,制定作战计划就容易多了。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八路军战士的演技,他们不仅要在外表上像伪军,更要在言行举止上不露破绽,这需要平时就要注意观察和模仿,关键时刻才能派上用场。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刘连城的配合,如果没有他在城门口的那番表演,整个计划很可能就失败了,这说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取得抗战的最终胜利。 这种智取的战术在抗日战争中经常使用,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八路军新四军很少进行大规模的正面作战,更多的是采用游击战、伏击战等灵活战术,智取赣榆就是这类战术的典型代表,抗战期间像高娜这样的地下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后,为抗日军民提供宝贵情报,这些无名英雄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他们用智慧和勇气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争的胜负往往不只取决于武器装备的优劣,更取决于人心向背,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信源:开国上将陈士榘:率10万特种工程兵为两弹“做窝”. 人民网

0 阅读:172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