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总理手术之后,大家做了一碗红烧鱼翅,周总理足足吃了半个小时。 周恩

柴扉半掩幽梦 2025-07-30 21:34:01

1975年,周总理手术之后,大家做了一碗红烧鱼翅,周总理足足吃了半个小时。 周恩来出生在1898年的江苏淮安,那时候家里是书香门第,但后来家道中落。他小时候跟着伯父到处搬家,先在铁岭上小学,后来到沈阳继续念书。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那里教育挺严的,他学着新知识,养成了认真做事的习惯。毕业后,他去了日本留学,没多久又转到欧洲,参加勤工俭学,在法国工厂打工,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他在国外加入了共产主义小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成员。回国后,他投入革命工作,先在黄埔军校当政治部副主任,推动国共合作。1927年,他领导了上海工人起义和南昌起义,在枪林弹雨中指挥部队。 长征时候,他负责军务协调,帮着队伍渡过难关。抗日战争期间,他呆在重庆,处理统一战线的事,协调各方力量。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了国务院总理,领导经济恢复,推动土地改革和工业化。五十年代,他主持五年计划,强调重点建设。六十年代,国家遇到自然灾害,他主动降低生活标准,每天吃得简单,还批评厨师别乱花钱买肉。年纪大了,他的饭量小了,牙口也不好,工作人员问起才知道,他要软饭吃,但平时忍着不说,怕麻烦别人。他一生保持节约,从不浪费粮食,掉在桌上的饭粒都要捡起来吃掉。这反映出他把劳动人民的成果看得很重,从小事做起,影响身边人。 1975年,周恩来已经77岁,癌症折磨了他四年,但他还在坚持工作。那年9月,他做了第四次大手术,癌细胞扩散得厉害,医生切除部分组织后,他躺在医院里,身体虚弱得大小便都失禁。11月,警卫员和医生商量给他补身子,邓颖超同意后,他们去人民大会堂厨房做了红烧鱼翅。这道菜用上等鱼翅炖成,量不大,正常人几分钟吃完。周恩来平时不吃贵重东西,过节也少沾荤,但这次他没拒绝,可能是体力不行了。他拿起勺子,一小口一小口吃,每口都嚼得很慢,吞咽困难。整个过程,他分成好几口,中间停顿调整,花了半个多小时才吃完。吃完后,他说要不是怕辜负大家心意,他不会吃这么好的。医护人员听了很感动。这件事体现出他的节约作风,即使病重,也不想浪费资源。他过去总要求剩饭别倒,下顿热热吃。六十年代,他自己带头对付几口饭,厨师李志秀私下买肉改善,他还批评说钱该帮穷苦群众。年纪增长,饭量小了,大家以为他没胃口,其实牙不好,硬饭嚼不动。他忍着不说,怕特殊化。这碗鱼翅是大家心意,他勉强吃下。 手术后,周恩来的病情继续恶化,12月他没法正常吃饭,癌细胞扩散带来剧痛,医生加大止痛药,但渐渐不管用。他过去四年带病处理国家大事,为人民付出一切。1976年1月1日,他还听广播诗词,示意播放越剧。1月5日,他做了最后一次手术缓解肠梗阻,政治局成员来探望。1月7日,他昏迷了,次日早上在北京三〇五医院逝世,享年78岁。遗体火化,骨灰撒到江河里,不留墓地。这符合他遗愿,不搞特殊。周恩来一生简朴,从早年留学到晚年工作,都注重实际,不追求享受。他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打开外交大门。六十年代灾害期,他调整政策,稳定民生。他的节约影响深远,像捡饭粒、剩饭不倒,这些小事教育大家珍惜资源。他病重时,还在硬撑,处理文件。鱼翅事件是他人生的缩影,显示出在最后时刻,他仍顾及别人,不想麻烦。这让身边人难过,也激励后人学习他的作风。

0 阅读:23
柴扉半掩幽梦

柴扉半掩幽梦

柴扉半掩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