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第3轮经贸会谈达成核心成果:双方同意将已暂停的24%对等关

努力姐 2025-07-30 20:34:42

中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第3轮经贸会谈达成核心成果:双方同意将已暂停的24%对等关税及反制措施展期90天至11月12日,维持美方10%战略关税+20%芬太尼关税、中方10%反制关税的现状。此举为半导体供应链协调、新能源补贴争议等深层矛盾争取谈判窗口,避免重蹈4月美方单边加税至125%的覆辙。 未解结构性矛盾的双向压力 美方仍保留10%“战略威慑关税”作为施压筹码,且未承诺放宽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中方则暂停但未解除稀土出口管制(2024年全球97%重稀土依赖中国)及农业进口限制等反制工具。双方核心分歧转向技术管制与产业补贴规则,尤其美《通胀削减法案》对中国锂电池的歧视性条款,成为8月专项磋商焦点。 美方谈判动因的脆弱性 特朗普需2025年GDP增长3%以应对中期选举,但上半年仅达1.8%。国债市场动荡迫使其妥协——若关税战重启,美国CPI或反弹至5.2%,加州12万物流从业者面临失业风险。中方则依托经济韧性(上半年GDP增5.3%、对中东欧贸易5228.8亿元创新高)掌握主动权。 全球供应链的“松绑”效应 关税展期使长滩港货运量从暴跌45%回升至常态水平,中国对美机电出口恢复至2024年的68%。但世贸组织警告:若90天内未突破结构性矛盾,全球贸易碎片化风险将加剧,集装箱运价或再涨800美元/箱。 APEC峰会的终极博弈节点 10月底韩国APEC峰会成关键窗口——中方坚持“平等互惠”底线,要求美方取消芬太尼关税(法院已裁定其违法)并解除高科技出口限制;美方则需中方承诺扩大农产品采购及约束对俄伊能源合作。双方将在8-9月举行1-2次工作层磋商,为元首定调铺路。 观点: 本次展期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的危机管控,但深层矛盾正倒逼双方重构博弈范式。中方以稀土+市场开放为杠杆,将经济韧性转化为制度性话语权;美方则受制于国内政治脆性,在“遏华”与“稳经济”间艰难平衡。当90天窗口撞上APEC峰会,胜负手不在关税清单,而在谁能主导新产业链规则——中国推动的RCEP(占全球贸易30%)与美“印太经济框架”对撞,才是真正的历史性考场。

1 阅读:338
努力姐

努力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