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77年,李敏在福建龙岩见到了亲姐姐杨月花,不过,杨月花当即向李敏提了一个要求,舅舅贺敏学知道后,说了一句:和子珍一个样。 (参考资料:2024-01-01 四川红网——1977年杨月花见到李敏,事后提出一个要求,贺敏学:和子珍一个样) 1929年3月,毛主席在福建龙岩有了第一个女儿,取名毛金花,这是他与贺子珍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他的第一个女儿。 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带着婴儿在枪林弹雨中行军太过危险,夫妻俩商量后,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别无选择的决定:把孩子寄养出去,等革命胜利再接回来。 这个任务交给了熟悉当地情况的邓子恢,他千挑万选,找到了可靠的革命群众翁清河,为了掩人耳目,对外只说翁家生了双胞胎,贺子珍把女儿和20块银元交到翁清河手上,含泪告别,她以为,这只是短暂的分离。 谁知三年后,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受哥哥委托,顺道去龙岩探望侄女,得到的却是翁清河给出的噩耗:孩子养了四个月就病死了。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悲剧并不罕见,毛主席夫妇虽然心如刀割,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可作为介绍人的邓子恢,总觉得事情不对劲。 邓子恢的直觉是对的,原来,红军前脚刚走,国民党后脚就来清查,翁清河怕收养红军的孩子会惹来杀身之祸,竟趁着夜色把襁褓中的毛金花悄悄丢在了一家店铺门口。 为了把戏做足,他甚至堆了个假坟,立了块木牌,还真就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国民党军官。 就这样,小名“毛金花”的女婴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童年,她被店铺老板发现,又因对方家贫被送给一户翁姓人家,不久后又被转送给卖油条的张先志。 几年后张家妻子病故,她再次被送走,兜兜转转,她总算遇到了真心想要个女儿的邱兰仔,邱兰仔给她取名杨月花,视如己出,她苦难的童年这才画上句号,有了一个安稳的家。 杨月花长大成人,进了县里的电影队工作,后来嫁给粮食局的郑焕章,生儿育女,过着普通人的安稳日子,她一直知道自己是养女,但对亲生父母是谁,毫无头绪,也无从查起。 建国后,邓子恢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毛金花的下落,关于毛主席女儿寄养在龙岩的传闻,也一直在当地流传,杨月花听过这些故事,却从没把自己和故事的主人公联系起来。 直到有一天,舅妈无意中提起,她最初是被一个叫翁清河的人收养的,这根尘封已久的线索,让她心里重新燃起了寻亲的念头。 1964年,杨月花鼓起勇气给县政府写了封信,时任福建省省长的魏金水亲自过问此事,调查人员找到翁清河,在一次座谈会上,他当众承认了当年的事。 可不知为何,第二天翁清河又翻脸不认账,一口咬定孩子早就死了,他这一闹,事情被搅得一团乱,调查也就不了了之,一搁置就是七年。 直到1971年,当年的老兵罗万昌回到龙岩老家,听说了杨月花的事,起初他也不信,直到亲眼见到杨月花本人,也被那张酷似毛主席的脸惊到了。 罗万昌觉得这事不简单,随即写信报告给了贺子珍的亲哥哥、时任福建省副省长的贺敏学,贺敏学也一直以为外甥女早就死了,收到信后大为震惊,立刻委托罗万昌等人深入调查。 两年多的走访下来,翁清河当年的谎言和杨月花几经转送的经历终于被查得水落石出,贺敏学基本认定,杨月花就是自己那个苦命的外甥女。 但这件事牵扯太大,他不敢贸然相认,而是将调查材料上报给了周总理,1973年,周总理已重病在身,但他知道毛主席对这个女儿心怀愧疚,对此事极为上心,他抱病委托毛泽覃的儿媳周剑霞去福建核实。 临行前,贺子珍告诉周剑霞一个关键信息:毛金花的左脚和右膝各有一颗黑痣。 1974年,周剑霞在龙岩见到杨月花,同样被她的相貌所震撼,经过仔细查看,杨月花身上的痣与贺子珍的描述完全吻合。 这下,身份基本可以确定了,贺敏学得知消息后,立刻安排了见面,当他看到这个四十多年未见的外甥女时,老泪纵横,连说:“总算找到你了。” 然而,贺敏学却告诉她,因为“某些原因”,暂时还不能带她去见父母,杨月花只能继续等待,可惜,她等来的却是1976年毛主席逝世的噩耗,父女终究缘悭一面。 杨月花想去上海看看母亲贺子珍,但当时贺子珍精神状况很不稳定,这个愿望也未能实现。 1977年,贺子珍有片刻清醒,委托小女儿李敏代自己去福建看一看姐姐,为了方便,李敏以“领导视察”的名义,让杨月花前来汇报工作。 杨月花觉得这位“领导”很奇怪,对工作内容心不在焉,反倒是一个劲儿地打量自己,事后,舅舅贺敏学告诉她那人就是她亲妹妹,还打趣地问:“你怎么不喊她妹妹?” 杨月花也来了脾气,倔强地回答:“我是姐姐,她不叫我,我干嘛叫她?” 贺敏学听了,笑着摇摇头:“跟你妈妈一个脾气,倔得很。” 1984年,贺子珍去世,杨月花与母亲见一面的愿望也成了终生遗憾。
被亲妹妹学历歧视了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