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又出了新情况——泰国前总理佩通坦,也就是那位被宪法法院停职的女总理,最近

国际事件纵深谈 2025-07-30 12:20:27

现在又出了新情况 —— 泰国前总理佩通坦,也就是那位被宪法法院停职的女总理,最近在曼谷办公室接受了《曼谷邮报》的专访。有意思!一个被停职的总理,顶着文化部长的头衔,还在大谈特谈边境冲突。 今年 6 月,一段她与柬埔寨前总理洪森的通话录音被曝光。录音里她称呼洪森为 “叔叔”,还直言泰国陆军第二军区司令是 “疯子”,甚至请求洪森帮忙压制军方的激进行动。这段录音直接点燃了泰国保守派的怒火,上议院迅速发起弹劾,宪法法院 7 月 1 日裁定暂停她的总理职务,理由是 “涉嫌违宪和损害国家利益”。 按理说,政治生命被判了 “缓刑” 的人,应该夹紧尾巴做人,但佩通坦偏不。她不仅拒绝辞职,还在停职当天兼任文化部长,转身就以新身份高调发声。 这次专访里,她重点谈到了 7 月下旬爆发的泰柬边境冲突。双方在争议地区多次交火,柬埔寨指责泰国攻击平民,泰国则指控柬方先开火。 佩通坦在采访中含泪谴责柬埔寨 “向平民区域发射火箭弹”,声称泰国军方已做好全面反击准备,但为了避免平民伤亡才暂时克制。这番表态看似强硬,实则暗藏玄机,她刻意强调自己 “虽无法履行总理职责,但一直在听取军方汇报”,言外之意是现任代理总理普坦的决策未必代表她的立场。 更有意思的是,她还以文化部长的身份宣布,将对受冲突影响的历史遗址进行评估,并为当地民众提供心理支持。这招 “曲线救国” 很高明,既避免直接挑战宪法法院的停职令,又能通过文化议题刷存在感,同时暗示自己仍在参与国家治理。毕竟,泰柬边境的柏威夏寺等文化遗产归属争议,本就是两国矛盾的焦点之一。 不过,佩通坦的高调表态并没有得到柬埔寨的回应。柬方始终坚称自己是自卫,并指责泰国关闭边境、驱逐大使的行为违反国际法。双方的口水战甚至闹到了联合国安理会,7 月 25 日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最终在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的斡旋下,两国于 28 日达成无条件停火协议。但停火协议墨迹未干,双方前线部队又在 29 日发生小规模交火,边境局势依旧剑拔弩张。 这场冲突的背后,其实是泰国政坛的权力博弈,佩通坦所属的为泰党,长期与军方、保守派存在矛盾。她被停职后,代理总理普坦来自保守阵营,其政策倾向明显与佩通坦不同。 而佩通坦此时高调谈论边境问题,很可能是想通过塑造 “爱国领袖” 形象,争取民意支持,为未来政治复出铺路。毕竟,她的支持率在录音门后暴跌至 9.2%,急需一场 “舆论翻身仗”。 值得注意的是,佩通坦在采访中刻意淡化自己与洪森的通话争议,反复强调 “一切为了国家利益”。她甚至将通话中的妥协策略解释为 “谈判技巧”,试图将舆论焦点转移到边境冲突上。这种危机公关手段,与她父亲他信当年应对政治危机的策略如出一辙,通过制造新话题转移公众注意力,同时维持核心支持者的忠诚度。 从国际视角看,泰柬冲突的升级也给东南亚地缘政治带来变数。柬埔寨与越南关系密切,而泰国是美国在东南亚的传统盟友。佩通坦此前推动的 “亲华疏美” 政策,本就让保守派不满。 如今她被停职,泰国对华政策可能出现摇摆,这对区域稳定无疑是个隐患。而佩通坦此时强调 “军方已做好准备”,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向国内外势力传递信号:她的政治影响力并未消失。 这场政治大戏的结局尚未明朗,宪法法院对佩通坦的最终裁决可能需要数周时间,而她能否在停职期间维持政治热度,将决定她未来的政治命运。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一个被停职的总理,却仍能通过边境冲突议题搅动政坛,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泰国民主制度与保守势力的深层矛盾,以及个人政治野心与国家利益的复杂博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佩通坦能否逆风翻盘,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0
国际事件纵深谈

国际事件纵深谈

多维度谈论国际事件,提供深度且全面的分析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