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你的心。记得点击“关注”我哦!
01林如海的离别之言
贾敏死后,林如海对黛玉说了一句奇怪的话: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内顾之忧,何反云不往!”
这句话中林如海提到黛玉多病,而黛玉生来只吃人参养荣丸,也只是身体虚弱,并非什么大病。
母亲贾敏去世对黛玉是有打击的,但这更需要亲生父亲对黛玉的陪伴以安慰黛玉失去母亲的痛苦,贾家虽是黛玉的外祖母家,但黛玉不曾去过,人生地不熟,哪有自己父亲对自己好呢!
何况原著中说道,贾敏刚去世不久,黛玉还没给母亲守孝,便被外祖母派人来接。
按当时的社会思想,黛玉是需要给母亲守孝三年的,但是原著写了这么一句话:“那女学生原不忍离亲而去,无奈他外祖母必欲其往。”
贾母为什么不让黛玉守孝就着急接黛玉来贾府呢?
甚至连林如海都阻拦不了,只能找贾雨村同自己女儿一起出行,甚至为了让贾雨村保护女儿的安危,林如海还给贾雨村写了名帖。
这些事情发生在林如海上任的一年之内。
按当时的社会风俗,男人是极其重视自己的后代子嗣的,可林如海三岁儿子去世之后,却无续室之意。
也就是说林如海没有了再生下儿子的打算,这到底是因为林如海和贾敏关系极好,不想再生,还是有其他原因?
02贾母生气
贾敏到底是怎么死的?
除去儿子的离世给贾敏造成的打击,还有什么原因呢?
作者用了“林如海”这个名字,是不是暗指“一入侯门深似海”呢?
贾敏嫁到林家,林如海是有几房姬妾,但都没有生育,只有贾敏生下一儿一女,这里面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我们想想,贾政的周姨娘没有生育,贾琏只有一个通房丫头平儿也没有生育,那么林如海的其他姬妾没有生育的原因,是不是和贾敏或者贾母有关系呢?
因为贾敏死后不久,贾母就派人来接黛玉,甚至对林如海没有保护好妻儿还很生气,不允许黛玉守丧就把黛玉接走了。
由此可以想象推测,贾敏在林家也存在宅斗,而宅斗的对象有可能就是林如海的其他姬妾,就像赵姨娘和王夫人之间的宅斗一样。
而最有可能的是林如海的其他姬妾被林如海在官场上的仇人利用,甚至借他的姬妾之手害了贾敏母子。
毕竟林如海刚上任一年,妻儿都死了,而贾母非要把黛玉接走,这就非常奇怪。
03邢岫烟通过妙玉知道了内情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邢岫烟对宝玉说妙玉来京城的原因是:“因我们投亲去了,闻得他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到这里来。”
如果妙玉的身份家世是作者在影射黛玉,那么黛玉来京的原因就是父亲林如海因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给家人带来了危险,造成贾敏和儿子去世。
而贾母在女儿贾敏死后,着急忙慌的要把黛玉接到贾府就是担心黛玉的危机,恐惧他人对黛玉下手,因此要护黛玉安全。
毕竟贾母在深宅大院几十年,家中的宅斗她是经过的,也最是知道人性之恶。
这样一来就解开了林如海“再无续室之意”的原因。
他并不是因为年过半百,而是惧怕宅斗带来的危害。
如果贾敏母子之死是因为姬妾之间的宅斗,那么林如海才会心存内疚,才会做出不再娶妻的决定。
何况他也知道自己的工作危机重重,黛玉待在自己身边是会有生命危险的,贾母要来接,他也没有理由拒绝,为了女儿黛玉的安全,他甘愿和女儿分开。
而黛玉去贾府的名义也是被“收养”。
我们仔细想想,一个父亲还健在的女儿,为什么会被他人收养?
这里推测林如海可能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才会把女儿送给岳母收养。
果然,没过几年林如海病危。
而这里的病危不见得是林如海真的有病,极有可能是被人下了黑手。
因为林如海生病之后还把黛玉叫回了林家,贾琏还在林家住了一年,这一年里恐怕在处理林家财产的事情。
林如海能够抽出一年的时间来安排此事,估计他早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只不过不放心独女黛玉罢了,才会让贾琏在林家帮忙安排。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您的转发、点赞、留言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