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砖组织现在很团结。日前,欧洲知名政客鲁迪·肯内斯就表示:“世界的权利中心正在向金砖国家和中国转移”。金砖能发展得这么好,无疑令人欣慰,但有些事目前我们还指望不上金砖成员国这些兄弟们,咱们还是得靠自己。
金砖虽强,但有些事还得靠自己
金砖国家这几年的发展堪称迅猛,不仅成员国数量从 5 个扩展到 10 个,还新增了 9 个伙伴国,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应对美国的贸易霸凌时,金砖兄弟们却有点 “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拿美国的 “对等关税” 政策来说,虽然金砖国家在 2025 年 4 月的经贸联络组会议上一致发声反对,强调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各国的步调却不太一致。
印度想在金砖框架内提升话语权,又在边境问题上和中国较劲;巴西、南非等国虽然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满,但自身经济结构单一,对美国市场仍有较大依赖,在反制措施上难免缩手缩脚。
金砖国家内部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竞争关系。比如,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完整,而印度、巴西等国的制造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在一些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
这就导致在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时,金砖国家很难形成统一的反制策略。
王毅访欧:单刀赴会背后的战略考量
在这种情况下,王毅的欧洲之行就显得尤为重要。2025 年 6 月,王毅密集出访欧洲,会见了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等政要,还出席了夏季达沃斯论坛。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中国在国际外交棋局中的深谋远虑。
欧洲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但近年来美欧之间的裂痕不断扩大。美国对欧盟加征关税,甚至威胁要对欧盟商品征收 50% 的关税,这让欧盟苦不堪言。
中国则抓住机会,向欧洲抛出橄榄枝。王毅在会见布莱尔时,强调了中国与欧洲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单边主义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欧洲在稀土供应链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不亚于美国。虽然欧盟一直试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让欧洲车企、军工企业等叫苦不迭。
王毅此访,正是要在稀土问题上与欧洲进行战略沟通,既展示中国的合作诚意,又让欧洲明白,与中国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可忽视。王毅在欧洲的一系列活动,不仅是为了争取欧洲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中立立场,更是为了推动中欧在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领域的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中国如何断掉特朗普的牌
美国对中国加征 104% 的关税,表面上气势汹汹,实际上却暴露了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白宫虽然对大部分中国商品加征了高额关税,但对稀土矿、半导体、药品等关键资源却网开一面,依然维持 20% 的关税。这充分说明,美国根本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和药品等资源。
中国早就看透了这一点,并采取了精准的反制措施。中国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管制,对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直击美国军工命脉。
美国的 F-35战斗机生产线因为稀土短缺濒临瘫痪,五角大楼 87% 的关键稀土部件依赖中国,这让美国军方急得跳脚。中国对美国的关税反制也毫不手软,对美国的农产品、汽车等商品加征关税,让美国农民和车企损失惨重。
中国更是妙招频出。王毅的欧洲之行,不仅稳住了欧洲这个关键战场,还通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而美国呢?特朗普在加征关税后,曾试图示好中国,希望中国打电话给他,但中国根本不买账,依然选择强硬应对。这让特朗普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不得不 “一条道走到黑”。
世界权力中心转移的风向标
尽管在应对美国关税问题上,金砖兄弟们暂时帮不上大忙,但金砖组织的团结依然是世界权力中心转移的重要风向标。
鲁迪?肯内斯的话并非空穴来风,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全球的 40% 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80%,成为推动全球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金砖国家在推动 “去美元化”、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各国在贸易结算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本币,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
同时,金砖国家还在推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机构,如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当然,金砖国家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内部协调问题、外部压力等。但正如王毅所说,中国将始终坚定做多边体系的中流砥柱,与金砖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结语
美国的关税大棒吓不倒中国,反而让中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王毅的欧洲之行,是中国外交的一次精彩亮剑,既断掉了特朗普的后路,又为中国争取了更多的国际支持。而金砖组织的团结,则是世界权力中心转移的重要标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