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这年头,我们的周遭,是一个何等喧嚣的场域。信息如潮,欲望如海,今日听闻张三在风口上一夜暴富,明日又瞥见李四转投他业而盆满钵满。那一点灵台清明,最易被这些五光十色的泡沫所搅乱。于是,那些自恃有能力的人,自认为聪明的人,便如翩翩彩蝶,总以为下一朵花更香,他们不停地飞,不停地换,从早期的电商,到后来的区块链,再到如今的短视频,O2O风口时做地推,共享经济火热时运营平台,区块链兴起时发行代币……每一次都能在浪潮初期嗅到金钱的味道,迅速切入,也总能赚到一波快钱。但潮水退得也快,他们不得不一次次起身,奔赴下一个盛宴,像一只永不停歇的逐浪之鸟,羽毛虽亮,眼神却愈发仓皇。
多年过去,那些风口一个个兴起又平息,他们却仍在寻找下一个风口的路上,只是身形里已带了疲惫与惶惑。他们的能力,他们的聪明,成了他们漂泊的根由。这真是一出时代的悲剧。这时代仿佛一个巨大的漩涡,用一波又一波看似绚烂的“红利”裹挟着众人,不断奔突,却少有人问:那喧嚣之下,真正沉淀下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这代人,早已从父辈“努力就有回报”的训诫中醒来,残酷地意识到,在一条拥挤的赛道上,纵然你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也未必能跑赢那些天生就在终点的对手。成功的密钥,似乎在于“选择”,而选择的精髓,又在于“稀缺”。人人都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红海,搏杀惨烈;唯有那人迹罕至之处,才可能藏着波澜不惊的蔚蓝。选方向的核心,在于一定要选知道的人少的。知道的人越多,你越难赢,所以要必须找到一片蓝海。而做一件难的事,别人不敢做,或者坚持不下来的事情,天然就在帮忙筛选出蓝海。
所谓“蓝海”,不过是给这片人迹罕至之地的经济学别称。它的门扉,向来是由“难”这把生锈的锁把守着的。你解得开一个小难题,便推开一扇小窗,窥见一角别样的天空;你若能耐着性子,一连解开十个、百个,那便是轰然洞开一扇大门,迎接你的,便是一片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解决一个小难题,就能遇到一个小蓝海。解决十个小难题,就会找出一片大蓝海。这“难”,便是一架最公允不过的筛子,懒散的、怯懦的、心浮气躁的,都在这筛眼之上,被自然而然地滤去了。能留下来的,已是少数。
“难”,这位冷酷的守门人,恰恰是那片蓝海最忠诚的筛选者。每一个横亘眼前的难题,都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吓退了那些只愿浅尝辄止的多数人。你解决了甲环节的一个小麻烦,便迈入了一片竞争者稍少的滩头;你若能持续攻克乙、丙、丁一连串的难关,便恍然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片广阔无垠的深水区,四顾茫然,竟鲜有同侪。这里的“难”,并非匹夫之勇式的硬碰硬,而是认知的攀爬、是心性的磨砺、是时间的沉淀。它悄然为你构建起一道无形的壁垒,这壁垒,便是价值最稳固的护城河。难,不是障碍,是滤网。它把想快的人、想取巧的人、想立马变现的人、一层层筛掉。
做一件很难的事情,才有价值。你观察下周围,绝大多数人都是遇到点问题就放弃了。只有少数人才会坚持下去。能将一件事,哪怕只是一件寻常的事,沉下心来,反复摩挲,如琢如磨,熬上10年以上光景的,竟然寥寥无几,几若晨星。绝大多数人没有办法长期深耕的,他们更加喜欢换来换去寻找更多的机会。而那些特别熬得住的人,长期在一个行业沉淀下来,最终建立足够厚的行业壁垒,安全度过中年。他们的壁垒,不是靠机巧搭建的,是用一天一天沉默的时光,一砖一瓦垒砌起来的。毕竟,年轻的时候,第一核心竞争力是体力。中年之前完成了切换,变成某个行业的沉淀。中年之后,再继续多学习多实践,陆续把新的技能叠加起来,升级当前的核心竞争力。这样,不但中年很安全,晚年也很安全。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他们让技能的根系穿透浅土,触及深处的活水,最终长成了风雨难撼的乔木。
所以说,“做难事”的深意,并不仅在于那一刻的攻坚克难,更在于一种主动选择“窄门”、甘于“寂寞”的生活态度。它逼你放弃对表象红利的贪婪,转而向内寻求那更为坚实的价值。它是一场与时代浮躁的对抗,也是一次对自我心性的修炼。那真正有价值的风光,从来不在那人声鼎沸的入口处。它藏在那条路的深处,路的起点,立着一块牌坊,上面写着斗大的一个“难”字。穿过去,走下去,用十年,或许更长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抵达的,不只是一片事业的蓝海,更是一方心神的“静界”。那由长期努力所带来的复利,最终兑现的,不仅是生活的安稳,更是一种精神的自由。
现在的社会非常混乱浮躁,弥漫着一种集体性的“多动症”。欲望被无限放大,机会被过度渲染,大多数人都控制不了自己的欲念,人心便失了锚,经常被带的跑偏。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静下心长期深耕一个行业,基本上都会在10年后享受长期努力的复利。要知道,这世上的道理,有时竟是这样悖反。人人都爱趋易避难,以为走了捷径,得了便宜;殊不知,那熙熙攘攘的阳关道,早已挤得水泄不通,到头来,不过是另一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惨淡。反倒是那些起初荆棘遍布、人迹罕至的崎岖小径,走着走着,天宽地阔,竟独享了一片风月。价值,便从这“难”字里,一丝丝地生长出来。
蓝海真蓝,蓝得发黑,那就深海点灯吧!深海里,光不亮,却照得远。那些不怕难的人,那些熬得住的人,他们图的是什么?图的是把“难”变成护城河。一条河,别人嫌深、嫌冷、嫌暗,绕过去了;他们跳下去,摸石头,扎猛子,呛十年水。十年后,岸上的人想重来,才发现河底已被他们走成路。真正的蓝海,不在天涯,在持之以恒的脚下;最大的红利,并非风口,是时间给予深耕者的那份独一无二的犒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