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会东县江西街乡的千亩玉米高产示范片里,金黄饱满的果穗压弯枝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10月17日,凉山州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成立相关专家组到江西街乡红果村、江西村开展2025年会东县“天府粮仓·百县千片”玉米千亩展示片测产验收工作,用精准数据检验“科技兴农”成效。
测产现场,专家团队严格遵循国家玉米测产标准,全程规范操作、精准核算。专家组将千亩展示片划分为6个片,随机抽取3个片,每个片再随机抽取3块田进行实收测产。随后,逐一测量地块实际面积、采收鲜穗总重量,完成脱粒、去除杂质、水分检测等流程后,最终精准测算出该片千亩玉米示范田平均亩产达829.42公斤,大幅超出当地传统玉米种植产量。
“从播种时的品种筛选、配方施肥,到生长期的病虫害绿色防控、密植调控,专家们全程跟踪指导,解决了我们过去‘种得好但收得少’的难题。”江西街乡红果村村民李国美看着丰收的玉米难掩心中的喜悦。
据悉,该千亩示范片由凉山州农科院、会东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团队共建。项目启动后,双方结合会东山地条件,定制“良种+良法”方案,并通过“集中培训+田间实操”,向农户传授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要点,确保技术落地。在双方合力下,示范片既规避了传统种植“品种不适、管理不当”的问题,更探索出适配凉山地区的玉米高产路径。
此次示范种植选用的玉米品种为“川单99”,该品种是农业农村部主推品种,在山地环境中的适配性强、丰产潜力大,为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不仅推广优质良种,还配套了‘合理密植、测土配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整套关键种植技术。”凉山州农科院粮油所所长、四川省玉米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李润介绍,此次千亩示范片的产出效果远超预期,下一阶段,团队将把这套成熟的品种与技术,在会东县其他适宜种植区域逐步推广,帮助更多农户实现“种得好、产量高、收入增。”
千亩示范田的高产,不仅让江西街乡农户吃下了“种粮增收”的定心丸,也让玉米高产技术有了“落地生根”的鲜活样本。下一步,会东县将持续为凉山州山地粮食产业赋能,推动更多农户从“会种地”向“种好地、多增收”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更足的农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