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堂堂龙国某省教育厅长陆建国,为了暗访教育腐败,扮成一个从乡下进城的穷酸家长。
可江城启航小学的招生办主任王丽华,却当着我的面,把孩子的入学申请表撕成了碎片,还指着我的鼻子骂我的孩子是“废物”,永远不收。
她趾高气昂地推销着丈夫的天价培训班,全然不知,她撕掉的不是一张薄纸,而是她丈夫、甚至整个江城教育系统腐败分子的“催命符”。
1
“没证书,没奖项,你指望孩子靠什么?靠天真吗?”
尖利的声音刺穿了江城“启航小学”招生办的空气。
我面前,这位名叫王丽华的招生办主任,涂着鲜红蔻丹的指甲,在我的简历上“特长”那一栏敲得“梆梆”作响。
那上面一片空白。
她看我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堆垃圾。
“现在这年头,没点才艺傍身,孩子怎么在集体里抬头?”
“钢琴,没有。舞蹈,不会。连个英语考级证书都没有?”
她把那张申请表甩回到我面前的桌上。
我压着心头的火气,扯出一个卑微的笑。
“王主任,孩子刚从乡下来,以前没这个条件,我想着先让他进学校,慢慢适应适应。”
“适应?”
王丽华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冷笑一声,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她拉开抽屉,从里面“啪”地一声拍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宣传单。
“状元桥奥数,金牌名师,独家押题。”
她下巴微抬,用一种施舍的语气说。
“想进启航,先过状元桥。”
“我先生的班,五万一期,保你孩子开窍。算是给你指条明路。”
我看着那张宣传单,上面的主讲人照片,正是她丈夫赵金海。
照片上的他,戴着金丝眼镜,笑得温文尔雅,透着一股“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儒雅。
我的眉头皱了起来。
“王主任,我记得市教育局、省教育厅三令五申,严禁任何形式的培训班与中小学入学资格挂钩。”
这句话,像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她身边的火药桶。
王丽华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手撑着桌子,身体前倾,死死地盯着我。
“教育局?”
她嗤笑一声,声音拔高了八度,充满了不屑与狂妄。
“教育局连自己的食堂都管不好!还想管我启航小学?”
“我告诉你,在这间屋子里,我王丽华,就是规矩!”
她的唾沫星子几乎要喷到我的脸上。
我静静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她看到我手里的入学申请表,一把从我手里夺了过去。
“还想申请?你配吗?”
她举起那张薄薄的纸,在我眼前。
“呲啦——”
一声脆响。
申请表被撕成了两半。
她没有停手。
“呲啦——”
又一声。
两半变成了四半。
王丽华的胸口剧烈起伏着,她指着办公室的大门,对我咆哮。
“滚!”
“你这种穷酸样,养出来的孩子也强不到哪儿去!”
“启航小学不收废物!永远不收!”
2
转身的瞬间,我用眼角的余光瞥见,我身后的一位家长,满脸堆笑地递上了一张单据。
“状元桥”的缴费单。
王丽华立刻换上了一副灿烂的笑容。
“哎呀,李太太,您太客气了,孩子的事就是我的事。”
“放心,您家公子这么优秀,开学典礼上,我让他当学生代表发言!”
变脸之快,令人咋舌。
我面无表情地走出招生办。
阳光有些刺眼。
校门口停着一辆毫不起眼的黑色大众轿车。
我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里的冷气让我瞬间清醒了许多。
驾驶座旁边,一个穿着白衬衫的年轻人正襟危坐,眼神锐利。
他叫秦峰,省纪委最年轻的调查员,也是这次行动,我唯一的单线联系人。
“厅长,情况怎么样?”
他递过来一瓶水。
我没接,而是从内袋里,掏出了那堆被撕碎的申请表,和一支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黑色钢笔。
我将它们一起放在他面前的副驾驶座上。
“她比举报信里写的,还要狂妄。”
他拿起那支“钢笔”,按下了播放键。
“……教育局连自己的食堂都管不好!还想管我启航小学?”
“……我告诉你,在这间屋子里,我王丽华,就是规矩!”
“……启航小学不收废物!永远不收!”
王丽华那刺耳、嚣张的声音在安静的车厢内回荡。
录音结束,他深吸一口气:“陆厅长,我现在就带人去控制她!”
我摇了摇头。
“不。”
“动了她,最多是违规招生,停职罚款,过两个月换个地方官复原职。”
“我要的,是她背后的整条藤。”
我看向秦峰。
“从她老公,赵金海的‘状元桥’查起。”
“我要知道,这个培训班,究竟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还是藏污纳垢的贼窝。”
“重点查它的资金流水,特别是那些所谓的‘保送班’、‘直通车班’的学员名单和资金去向。”
“我要看看,都是谁,在给这张网输送养分。”
秦峰重重地点头:“明白!”
3
秦峰的团队,是我从省纪委亲自挑选的精锐,效率高得惊人。
仅仅一个通宵,他们就摸清了“状元桥”的底细。
结果比我预想的还要触目惊心。
“状元桥”根本不是一个单纯的奥数培训班。
它是一个平台。
一个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平台。
那些天价的“保送班”,收上来的学费,只有一小部分用于机构运营,大部分都通过复杂的账目操作,流向了各个关键人物的口袋。
一些见不得光的钱,通过“高额奖学金”、“赞助费”的名义进来,再通过“教材采购”、“专家咨询费”的名目出去,转一圈就变得干干净净。
秦峰的团队从“状元桥”的服务器里,截获了一份加密的学员名单。
他们连夜破解,把名单发到了我的邮箱。
名单的名字叫——“直通车”。
我点开文件,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近百个孩子的名字。
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着他们的父母姓名、单位、职务,以及金额。
从五万到五十万,不等。
这些孩子,无一例外,全都顺利进入了江城最好的几所重点小学。
我的目光在名单上缓缓移动,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的单位和名字从眼前滑过。
市建委、市规划局、市税务局……
这张网,盘根错节,几乎覆盖了江城所有有实权的部门。
突然,一个名字让我瞳孔猛地一缩。
学员:黄磊。
父亲:黄德坤。
单位及职务:江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教育、文化)。
金额:无。
标注:战略合作。
黄德坤!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我知道,这张网的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小学校长或者一个培训机构老板的范畴。
黄德坤,这才是真正的大鱼。
他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本该是教育公平的守护者,却成了这张黑色利益网最顶端的“保护伞”。
“战略合作”四个字,更是充满了讽刺。
这意味着,他根本不需要花钱,他的权力,就是最硬的通货。
我拿起“老陆”那部手机,找到了王丽华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谁啊?”王丽华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慵懒和不耐烦。
我立刻换上了那副卑微的腔调。
“王主任,王主任!是我啊,昨天那个……那个孩子想报名的家长。”
“我错了,王主任,是我有眼不识泰山,是我不会说话。”
“您大人有大量,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五万是吧?我给!我马上去凑钱,多少钱都行!只要能让孩子上学!”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一声得意的冷哼。
“哼,现在想通了?”
“昨天那股横劲儿呢?”
“我告诉你,晚了!”
“我先生那个保送班,名额早就满了!你想报都报不进来了!”
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报复的快感。
“这样吧,看你这么有诚意,我给你指条路,报个普通班,花三万块,到时候看能不能摇号,碰碰运气吧。”
我故作万分惊讶和失望的语气。
“啊?这么火爆啊?连保送名额都没了?”
然后,我仿佛“不经意”地,用一种羡慕又向往的语气,说出了那句准备好的台词。
“也难怪,我昨天听人说,连黄副市长的公子都在您先生的班里,那水平肯定错不了!是我没这个福气啊!”
我把“黄副市长”五个字,咬得格外清晰。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瞬间劈中了电话那头的王丽华。
她的呼吸声,戛然而止。
电话里死一般的寂静,我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一秒。
两秒。
三秒。
“你……你胡说八道什么!”
“你……你怎么知道的?!”
“你到底是谁?!”
她的声音已经完全变了调,充满了颤抖。
不等我再说话。
“啪”的一声,她狠狠地挂断了电话。
4
“他不对劲!那个老东西不对劲!”
王丽华挂了电话,立刻拨通了她丈夫赵金海的号码,声音都在发抖。
“老公,昨天那个来闹事的家长,他……他知道黄市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