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民间借贷关于担保法律常识,十问十答

生活中,替人担保的情形并不少见,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担保背后所隐藏的法律责任,一不小心就可能背负沉重债务。今天我们通过十个常

生活中,替人担保的情形并不少见,但很多人并不清楚担保背后所隐藏的法律责任,一不小心就可能背负沉重债务。今天我们通过十个常见问题,梳理担保的核心法律知识,帮助你认清风险、保护自己。

第一,什么是担保?常见的担保方式有哪些?

担保是指为了确保债权实现,由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承诺:若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担保人将依约定承担相应责任。常见的担保方式主要有三种:

(1)保证:例如口头或书面承诺“如果他不还,我来还”,靠的是保证人的个人信用。

(2)抵押:比如以房产、汽车等财产作为担保,不转移占有,债务到期未还时,债权人可申请拍卖抵押物优先受偿。

(3)质押:如存单、股权等动产或权利,需移交债权人占有,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有权处置质押物。

第二,签字担保之前,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担保签字即意味着承担责任,务必确认以下三点:

(1)担保范围:是本金还是包括利息、违约金等?

(2)担保方式:属于“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二者责任大小完全不同。

(3)担保期限:期限届满后担保责任可能免除(第5问详细说明)。

提醒:切勿签署空白合同,防止对方事后擅自添加责任内容。

第三,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有何区别?

这是保证责任中最关键的区别,直接影响你是否“第一时间”要承担责任:

(1)一般保证:债权人必须先向债务人追偿,债务人财产依法执行后仍不足的,才能向保证人追偿。

(2)连带责任保证:债务到期后,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偿还债务,无需先找债务人。

注意:根据《民法典》,若合同未明确保证类型,则视为“一般保证”。(以往法律中常默认连带责任,请特别注意)

第四,在哪些情况下,担保人可以不承担担保责任?

如出现以下情形,担保人可主张免责:

(1)债权人与债务人合谋骗取担保;

(2)担保人受欺诈、胁迫违背真实意愿提供担保;

(3)担保合同无效,如担保物为法律禁止流通的财产;

(4)担保期限已过;

(5)债权人与债务人未经担保人同意擅自加重债务。

第五,担保责任是否存在“有效期”?

是的,担保责任不是无限的:

(1)保证担保:如未明确约定,担保期限为主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6个月;

(2)抵押/质押:担保物权存续期间与主债权诉讼时效一致(通常为3年),债权人超过三年未主张权利的,担保人可拒绝承担责任。

第六,替人担保之后,能否反悔或撤销?

担保合同一经签署即生效,原则上不可随意反悔。但若能证明签署时存在被欺诈、胁迫或重大误解等法定可撤销情形,可在知情后一年内请求法院撤销合同。

第七,担保人代偿债务后,能否向债务人追偿?

可以行使追偿权。担保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全部已付款项(包括本金、利息及合理费用)。如存在多个担保人,已承担责任的担保人还可要求其他担保人分摊相应份额。

第八,丈夫为他人提供担保,妻子是否有共同偿还义务?

不一定。若担保债务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且妻子未签字认可,则通常不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债权人需举证证明该担保与夫妻共同生活相关,否则妻子无需担责。

第九,已抵押的房产能否出售?质押物能否提前取回?

(1)抵押房产:可以出售,但须告知抵押权人,且转让价款应优先清偿债务;

(2)质押物: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出质人无权取回。债务履行后,债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第十,为他人担保,最需警惕哪些“坑”?

(1)避免轻易为信用或资产状况不明的人担保,特别是大额债务;

(2)拒绝签署留有空白条款的担保合同,所有内容需当场明确;

(3)尽量明确选择“一般保证”,避免模糊表述导致连带责任;

(4)关注担保期限,及时主张权利以免脱保。

担保事关重大,务必要慎重对待!如涉及复杂情形,建议签署前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