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故事为何总能给人一种虚实难辨之感,他总能让人觉得煞有其事一般,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在自己的故事里融入了历史背景,甚至直接将一些历史人物加以武侠化的润色再搬到故事里。
比如《天龙八部》中的段誉就是有历史原型的,其历史原型即是段和誉。
金庸在新修版原著末尾也证实了这一点。
说是:“大理(史称‘后理’)宪宗宣仁帝段誉,登基时年号‘日新’,后改文治、永嘉、保天、广运,共有五个年号,其后避位为僧,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传位于其子段正兴。段正兴史称‘景宗正康帝’,次年改元‘永贞’。”
(木婉清、钟灵剧照)
是的,就连他儿子段正兴也是确有其人的,而段正兴之子正是后来的“南帝”段智兴。
没错,段誉就是南帝的爷爷。
不过除了段誉之外,金庸笔下还有很多角色都是有历史原型的,比如一位容貌绝美的妖女,甚至那女子的名字都格外动听。
一、名字绝美的女子
提到名字绝美的女子,你会想到谁?
王语嫣这名字就不错,不过很明显,王语嫣并没有所谓的历史原型,这个角色是金庸纯原创的角色。
不过非要说的话,若不看新修版,金庸没让她离开段誉,重归慕容复身边,那她就应该是对应着段誉的“王德妃”,这人物在《滇史记》中是有记载的,可惜金庸改写了她的结局,也就让她与王德妃的身份不匹配了。
是的,既然段誉是有历史原型的,他的妃子,木婉清、钟灵自然也都有历史原型。
《滇史记》中就提到过这些女子:“高后乃命褫其衣,杖之百,大理禁中杖人所用,乃以全竹为之,通其节而实以铅, 王德妃受杖未及半,血流殷地,穆贵妃不忍,因跪求赐帛,钟贤妃以下亦环跪乞恩,誉闻,急赴之,乃许赦智昌,高后乃释之。而智昌已瘴疾而故。”
(李秋水、无崖子剧照)
这里提到的“穆贵妃”与“钟贤妃”对应的就是木婉清和钟灵,只是木婉清的“木”原本应该是“穆”。
不过很明显,她们只是妃子,却不是皇后,所以笔者所指那女子并非她们,当然,那女子也不是段誉的皇后,而是西夏皇帝的皇后。
笔者所指即是那李秋水。
二、历史原型
李秋水的历史原型是谁?
答案是“没藏皇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秋水在《天龙八部》中是被设定成了李谅祚的生母,而历史上那西夏毅宗皇帝的生母就是没藏皇后,毋庸置疑,金庸正是以这位皇后为原型塑造的李秋水这个角色。
甚至你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有在婚姻中背叛自己爱人的举动。
比如《西夏书事》第十八卷中就提到过这么一段记载:“出遇乞妻没藏氏为尼。曩霄杀旺荣、遇乞,久之,野利后诉旺荣兄弟无罪,曩霄悔之,令求遗口,得没藏氏于三香家,迎养宫中。已,与之私,野利后觉之,不忍杀,使出为尼,号‘没藏大师’,居于兴州戒坛寺。按:‘为尼’何书?志乱成也。曩霄之弑虽成于夺子妇,实始于私没藏。盖没藏为尼,野利氏实出之。及生子谅祚,野利氏母子不能安矣,启讹庞之构逆,致宁令之肆凶,悉由于此。”
(李元昊剧照)
她原本是西夏大将野利遇乞的妻子,后来转投李元昊的怀抱,不过当时的她还不是皇后,那时的皇后是野利氏。
而除了与西夏皇帝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之外,她甚至还有一位情人。
所以金庸以没藏皇后为原型来塑造李秋水,倒也说得通,因为金庸笔下的她,也同样是个风流多情的女子。
三、作死的妖女
说来李秋水也当真是作死,她与大师姐天山童姥都爱上了无崖子,于是她们姐妹反目,她害天山童姥变成孩童的模样,无法长大,因此得到了无崖子的爱,他们二人甚至都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但她却不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开始作妖了。
(虚竹、李秋水剧照)
她临死前就对虚竹说过这么一段话:“那一天,他在山中找到了一块巨大的美玉,便照着我的模样雕刻一座人像,雕成之后,他整日价只是望着玉像出神,从此便不大理睬我了。我跟他说话,他往往答非所问,甚至是听而不闻,整个人的心思都贯注在玉像身上。”
其实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都说男人至死是少年,无崖子雕刻玉像的行为就好比如今某些结了婚的男人却喜欢摆弄手办一般,难道那也算出轨?那不只是单纯的兴趣爱好吗?
李秋水却不乐意了,接着她又道:“师哥,你聪明绝顶,却又痴得绝顶,为什么爱上了你自己手雕的玉像,却不爱那会说、会笑、会动、会爱你的师妹?你心中把这玉像当成了我小妹子,是不是?我喝这玉像的醋,跟你闹翻了,出去找了许多俊秀的少年郎君来,在你面前跟他们调情,于是你就此一怒而去,再也不回来了。师哥,其实你不用生气,那些美少年一个个都给我杀了,沉在湖底,你可知道么?”
(李秋水剧照)
好家伙,人家痴迷玉像,你是祸害人是吧,那到底是谁对不起谁?还用多说吗?
甚至李秋水还连同丁春秋一起加害无崖子,那就更是让人看不懂了,到头来,她还口口声声地说自己爱的是无崖子,这都是什么脑回路啊?
说来她原本可以有圆满的人生,却因作死而一步步走向深渊,当真是可笑又可悲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