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期
Hi~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南宫读书会,上期我们说完了杠杆投资,这期我们来看一本新书,也是富爸爸系列的,这本书和以往的书不同点在于面对的人群,如果你是一个有孩子的家长,却又不知道如何把财商教给孩子,这本书就给了你新的方式。
本书的作者依然是罗伯特•清崎,他生长在夏威夷,是第四代日裔美国人。他出生在夏威夷一个教师家庭,大学毕业后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军官和舰载武装直升机飞行员,被派往越南战场。
1977年,罗伯特•清崎创建了一家生产尼龙钱包的公司,开始自己的商业生涯,并大获成功。后来,他经历了三次商海沉浮。1985年,第三次成为百万富翁后,他离开商界,与人共同创建了一家商业教育公司,向全球学员教授商业和投资课程。他长年主持理财和投资教育的课程,并通过有线广播电视网在全美播放。他还发明了一种教育玩具——“现金流”游戏,帮助人们学会原本只有富人才懂的金钱游戏。
罗伯特•清崎是世界超级畅销理财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被誉为“百万富翁的教父”、“金钱教练”。他的“富爸爸”系列图书畅销全球,长居《商业周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等畅销书排行榜,目前已发行109个国家和地区,总销量超过3500万册。
第二位作者莎伦•莱希特是一名注册会计师,又是玩具业和出版业的资深经理和咨询专家。她参与创造了第一本电子书——《会说话的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的教育事业。
当作者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就常常听富爸爸说:“金钱是一种观念,金钱能随你的心意而变化,如果你总说‘我永远不会变富’,那你可能真的永远也不会变富;如果你总说‘我买不起’,那你可能真的会买不起。”
作者的两个爸爸都是非常棒的老师,尽管他们有很多观点不同,但在对孩子的教育上看法却颇为一致,他们都认为所有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聪明孩子和富孩子,只是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孩子学会了做穷人,有些孩子学会了相信自己不如别人聪明。
因为他们坚信每个孩子都与生俱来地拥有各种天赋,所以他们认为不应该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教育,而应当发掘孩子各自的天分,因材施教。
我们中有很多人印象中的教育都是冗长而枯燥的死记硬背——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考试一结束,刚记住的东西马上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之所以作者说自己的两个父亲都伟大,是因为他们从不往作者的头脑中灌输他们的理念。他们很少对作者说教,而是等作者想要了解时自己向他们请教。
尽管大多数的知识都是富爸爸和穷爸爸告诉作者的,但母亲的角色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同样重要,作者也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倾听别人的重要性,即使别人的观念与你相左,你也要允许他们发言并尊重他们的想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也让作者感到担忧,在作者小时候和同学产生纠纷时,父亲会教他如何自强与运用智慧,有分寸地运用自己的力量,而从母亲那里懂得了要为人善良、宽厚,但不应该太过善良和宽厚。
作为一名社会人,我们应当学会更聪明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既要利用自己女性化的一面,又要利用自己男性化的一面。我们处在信息时代,我们都应该学会运用信息和情感让自己变得更聪明,面对如此丰富的信息,我们需要比父母一辈更聪明。
我们观察孩子的时候总会发现他们学习东西的速度之快,以至于让我们感到吃惊。并且那些刚刚当上父母的人都确信他们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宝宝,甚至是个真正的天才。
对此作者非常认同,但在成长过程中,有些孩子的天赋得到了发挥,有些孩子的天赋却消失了,这些天赋不是被扼杀就是转入了其他方面。
孩子们学习的速度是突飞猛进的,他们的知识库每一秒都可能翻一倍,所有进入他们眼睛的东西都是新奇而多彩的。这些东西进入他们大脑的数据库,没有经过任何编辑,也不附带任何条件,被毫无偏见地保留了下来,他们吸收的这些知识和经验,被称为“人生”。
当你说一个人智商高时,你指的是什么?你自己智商如何?拥有高智商能保证你获得成功了吗?
在作者上学的时候,一天老师向大家宣布了班里有一位同学智商非常高,当作者问老师智商是什么的时候,老师解释为智力的商数,作者继续追问,老师便不耐烦地让他自己去查。
通过词典,作者了解到智商就是用来表示一个人相关智力水平的数字,公式为:通过一种标准测试得出的一个人的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再乘以100。
换句话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你的学习能力没有提高,你的智商就会下降。
智商有多高并不代表你一定就会变得富有,与富有相关的衡量标准是财商,当作者问富爸爸财商是什么的时候,富爸爸不假思索地回答:“财商与你挣多少钱没有关系,它衡量的是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这些钱为你工作的努力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你的钱能够不断地为你买来更多的自由、幸福、健康和人生选择,就意味着你的财商在提高。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挣到越来越多的钱,但是他们的钱买来的自由却越来越少,他们的账单剥夺了他们的自由,于是他们不得不为支付这些账单而更加辛苦地工作。
有些人挣了很多钱,但钱并没有使他们变得更快乐,如果你必须为钱工作,那么你应该找一份使自己感到快乐的工作,这才是高财商的表现。
关于健康,太多人为钱拼命工作,这个过程无异于慢性自杀,为什么辛勤工作反而会牺牲家庭与个人健康?这是因为多数疾病都是由于长期缺乏锻炼、营养不良和心情不快乐造成的,有太多人认为辛勤工作远比寻找快乐、享受生活更重要。
谈到人生选择的时候,富爸爸说:“我知道坐飞机的头等舱和经济舱的人能同时达到目的地,但你有自由选择坐头等舱还是经济舱的能力吗?许多坐经济舱的人别无选择。”
金钱是一种力量,因为它能向你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随着阅历越来越丰富,富爸爸就越来越强调快乐。金钱并不能使你快乐,不要以为你有钱以后就一定会快乐,如果你在致富过程中没有感到快乐的话,你富有之后也不会感到快乐。记住,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首先要让自己快乐。
富爸爸最喜欢的还是金钱带给他的空闲时间,他愿意花时间去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去做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不必在意挣钱与否。作为一名慈善家捐款和作为一个资本家挣钱都能让他感到同样的快乐。他富有、快乐、慷慨地生活着,更重要的是,他生活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就是他衡量财商的标准。
身为作者亲爸爸的穷爸爸,听到作者说自己班上最聪明小孩的事情之后,便告诉作者,智慧并不是智商高,而是辨别细微差异的能力。
如果你能说出事物间的区别越多,你就越聪明。在班级里的智商仅仅只是在学术上高,但作者在运动场上就很自如,这代表着班里智商最高的同学在课堂上会学得很轻松,而作者在运动场上会学得很轻松。
我们现有的学校体系主要关注学术天才,所以当我们说某人智商很高时,往往意味着这个人有较高的学术智商。从技术角度来看,高智商的人就是能够通过阅读快速学习的人,但这并不能衡量一个人的全部智力水平,因为这个智商测试无法衡量一个人的艺术智商、运动智商,甚至是数学智商,而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在20世纪80年代初,霍华德•加德纳写了一本名为《智能的架构——多元智能理论》的书,书中他列举了7种不同的天赋:
1、语言智能。这种天赋被现行教育体制作为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它反映了一个人天生的读写能力。记者、作家、律师和教师多半拥有这种天赋。
2、数学——逻辑智能。这是一种处理数字形式的数据的能力,数学家就拥有这种智能。
3、空间智能。许多创造能力很强的的人拥有的天赋,如艺术家和设计师。
4、运动智能。许多伟大的运动员和舞蹈家都拥有这种智能,这也许是在许多学校里成绩不太好的人拥有的智能。他们动手学习的能力比普通人更高,他们可能很喜欢木工课和烹饪课。
5、内省智能。这种智能又被称为情商,通常一个人不能成功并不是由于缺乏知识,而是因为害怕失败。很多人因为对犯错和失败感到恐惧,压抑了挣钱的快乐。
6、人际交往智能。我们可以在那些与人轻松沟通的人身上找到这种智能,他们大都是传教士、大明星、政治家、演员、推销员等等。
7、自然观察者智能。这种人总能与周围事物融洽相处,他们天生具有护理植物和动物的能力,他们会成为出色的农民、驯兽师、海洋学家和公园管理员。
作者的父亲非常聪明,他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知道每个孩子都各有所长,天赋不同。当他发现作者对金钱和资本感兴趣的时候,他就鼓励作者去寻找能够传授这方面知识的老师。
作者的父亲希望能够保护所有孩子的天赋,他知道学校体系只承认一种天赋,他也知道学校有可能会扼杀一个孩子的独特天赋。出于这种考虑,他鼓励作者去参加各种活动并跟随富爸爸学习,他希望作者能够始终充满活力并能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从而能够保持一颗完整的自尊心。
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孩子并不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也一定会成功,当你走出校门时,真正的教育才开始。
生活是一种终生学习的体验,一些人走出校门之后便不再学习了,就像龟兔赛跑里的兔子一样躺下去呼呼大睡。当你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就会发现“正在睡觉的兔子”,曾几何时他们是公认的“最可能成功的人”,他们忘记了走出校门以后还要继续学习、终生学习。
你的孩子是天才吗?现在这个答案也很明确,问题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只承认一种天赋,假如你的孩子所拥有的天赋不是为体制所认可的那一种,他就有可能认为自己很笨而不是很聪明。
显然,这些孩子在经历自己从出生到学校教育结束这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埋没他们热爱学习的天性的事情。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好孩子的天赋和学习热情,尤其是当孩子不喜欢学习的时候。
好了!本期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期我们说了一下不同的天赋,而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孩子的天赋,可惜学校只认可一种天赋,所以在家里,父母要做的事情也就很明确了,同时也要解答孩子的需要,让他们保持学习的热情。
这里是南宫读书会,我是南宫敏羚,关注我,和我一起开启阅读之旅,每天进步1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