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亲自下令,撤换驻中国大使馆的多名外交官。原因很直接:他们在破坏中哥关系。
佩特罗在一次讲话中非常生气,他当场说:“外交部里有些人,对和中国打交道感到羞耻,还暗中破坏关系,这些人必须全部下台走人!”更让他愤怒的是,他去年春天访华时,驻华使馆的外交官竟然私自改了行程,还取消了几场重要会议。佩特罗直接痛批他们:“这不是外交问题,这是殖民主义的心态!”
这话很重,也很罕见。要知道,在拉美,哥伦比亚一直被视为“美国的后院”。几十年来,哥伦比亚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都高度依附美国。可如今,佩特罗不仅公开批评亲美派,还亲手把这些“反华官员”撤职,这背后显然有更大的政治信号。
就在这起事件发生前几个月,哥伦比亚刚刚宣布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5月12日,哥伦比亚总统府发表声明,确认正式加入共建“一带一路”。两天后,佩特罗访华,与中国签署合作规划文件。哥伦比亚外交部称这是“历史性的一步”,意味着国家发展迎来新机会,不仅能获得中国投资,还能引入技术和大型建设项目。
这次撤换外交官,其实是佩特罗清理“亲美旧势力”的一步。因为在哥伦比亚政坛,许多外交系统的高官都是长期由美国培养的,他们的思维模式、对外立场几乎完全向着华盛顿。甚至连总统的出访行程,都敢私自修改,这在任何国家,都是严重的政治挑衅。
所以,当佩特罗亲自点名批评外交部的“殖民心态”,可以说是一次“去美国化”的宣言。
与此同时,还有一件事需要关注。就在同一时期,第31次安第斯共同体外长理事会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召开。这场会议有一个重要结果:中国被正式接纳为该组织的观察员国。
安共体成员包括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是南美一个老牌的区域经济组织。中国成为观察员后,不仅意味着中拉合作进一步制度化,也意味着美国在南美的影响力,正在被逐步稀释。
中国在拉美的布局,其实早已不是新鲜事。以秘鲁为例,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建设的钱凯港已经进入实质运营阶段。这个深水港是拉美地区首个直通亚洲的航线终点港。更关键的是,这条航线不用经过巴拿马运河。
未来,如果秘鲁和南美西部国家能在陆路上实现互联互通,那南美洲就能绕开美国的控制,直接通向太平洋和中国市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会感到焦虑。
美国一直把拉美视为自家后院,但现实在变化。如今的拉美领导人越来越不愿意听命于华盛顿。不仅是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包括巴西总统卢拉、甚至是特朗普的“铁杆粉丝”、阿根廷总统米莱,都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说“不”。
拉美各国正在形成新的政治共识,那就是要在中美之间找到更平衡的立场。这也意味着,美国苦心经营的“拉美后院”,已经不再听话了。
当哥伦比亚这个长期的亲美国家,公开撤换亲美外交官、全力靠向中国时,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拉美的天,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