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人的20年赎罪路:他为什么要在中国专演"鬼子"?
......
导语
2025年9月18日,电影《731》上映。
银幕上,穿着日军制服的中年男人冷酷地下达着屠杀命令,那张脸让无数中国观众咬牙切齿。
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演员叫平田康之,是个地道的日本人。
更少有人知道,他已经在中国演了20年的"鬼子",而这一切,都源于他父亲80多年前犯下的罪孽。
01
1958年,平田康之出生在东京一个普通家庭。
小时候的他和所有日本孩子一样,对战争的记忆只停留在教科书上那些模糊的描述。
直到15岁那年,一切都变了。
那天,平田康之在家里翻找东西时,无意中发现了父亲的一个旧木箱。
里面有些发黄的照片、军装碎片,还有一本破旧的日记。
好奇心驱使他打开了那本日记。
第一页就让他浑身发冷:
"昭和12年(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师团长下令清剿残敌..."
"昭和12年12月15日,今日处理俘虏800余名..."
"昭和12年12月20日,城内已无活口..."
15岁的平田康之看不懂那些军事术语,但他能感觉到字里行间的血腥味。
当他拿着日记去问父亲时,平日温和的父亲突然暴怒了。
"这些东西不该看!"父亲一把夺过日记,"忘掉它们!"
但平田康之忘不掉。
那天晚上,他偷偷去图书馆查资料,终于明白了那些日记的意思。
他的父亲,曾经是侵华日军第16师团的一名士兵,参与了南京大屠杀。
那一夜,15岁的平田康之哭了整夜。
从那以后,平田康之和父亲之间出现了一道无形的墙。
父亲变得更加沉默,经常一个人坐在后院发呆。
有时候,平田康之会发现父亲在深夜里对着那个木箱流泪,
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对不起...对不起..."
平田康之试图和父亲谈论那段历史,但每次父亲都会愤怒地转身离开。
这种沉默的痛苦,像一团阴云笼罩着整个家里。
02
20岁那年,父亲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医生说,这是战后创伤综合征的表现,很多参战老兵都有类似症状。
"你知道吗?"父亲在病床上握着平田康之的手,
声音微弱,"我这辈子最害怕的就是睡觉。一闭眼,就看到那些中国人的脸..."
这是父亲第一次主动提起那段过往。
"那些都是无辜的人啊..."父亲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
"他们有的还是孩子,跟你现在一样大..."
两年后,父亲带着这份痛苦离开了人世。
临终前,他拉着平田康之的手说:"儿子,如果有机会,替爸爸向中国人道歉..."
2000年,42岁的平田康之做了一个决定,去中国。
家人都反对。"你去中国干什么?""那里的人会仇视你的。""你疯了吗?"
但平田康之心意已决。
他要去看看父亲曾经犯罪的土地,要去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
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平田康之的心情复杂极了。
他先去了南京,站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前,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历史照片,他的腿都在发抖。
"300,000"这个数字像一把刀子扎在他心上。
这意味着30万个鲜活的生命,30万个破碎的家庭。
而他的父亲,就是制造这个数字的凶手之一。
那天,平田康之在纪念馆里待了整整一天。
他仔细看完每一张照片,读完每一段文字。
走出纪念馆时,天已经黑了,他的脸上满是泪痕。
03
在中国的前几年,平田康之只是默默地学习中文,了解那段历史。
直到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电视剧《走向共和》正在招募演员,需要一个日本人演袁世凯时期的日本领事。
制片人看到平田康之的简历,觉得他很合适。
"你确定要演这个角色吗?"制片人问,"这可不是什么好人。"
平田康之点点头:"我知道。"
拍摄第一场戏的时候,平田康之紧张得手都在抖。
穿上那套仿制的日军制服,他感觉自己如同回到了父亲的那个年代。
"卡!"导演喊停,"平田先生,你的表情太僵硬了,再来一遍。"
一连NG了十几次,平田康之才找到感觉。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使命。
用表演来还原历史,让更多人看到侵略者的真面目。
《走向共和》播出后,平田康之收到了很多观众的反馈。
大部分都是怒骂:"日本鬼子滚出中国!"
"演得这么像,肯定本性就是坏的!"
"看到你就想到那段屈辱历史!"
面对这些怒骂,平田康之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欣慰。
"观众恨我演的角色,说明我演成功了。"
他对朋友说,"我就是要让大家看到,日本侵略者有多可恶。"
但也有一些观众开始理解他。
有个老大爷在拍摄现场找到他,拍拍他的肩膀说:
"小伙子,你演得好。我爷爷就是被日本鬼子害死的,看你演戏,我想起了那些仇恨,但也看到了你的诚意。"
这话让平田康之红了眼圈。
04
2015年,平田康之接到了《伪装者》的邀约,饰演日本特务机关长藤田芳政。
这是他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平田康之做了大量功课。
他研究了当时日本特务的心理状态,学习了那个年代的日语用词习惯,甚至连走路的姿势都反复练习。
"藤田芳政这个角色很复杂,"平田康之在接受采访时说,
"他有军人的冷酷,也有知识分子的狡猾。我要演出他内心的矛盾和扭曲。"
《伪装者》播出后,平田康之的演技得到了广泛认可。
观众们开始称他为"鬼子专业户",这个称号让他五味杂陈。
"我不介意这个称号,"他说,"如果演坏人能让大家记住历史,我愿意一辈子演下去。"
随着平田康之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在日本国内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些右翼分子指责他是"叛徒",说他"没有民族气节"。
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布他的个人信息,进行人身攻击。
"为什么要去中国演那些角色?"一个日本记者质问他,"这不是在丢日本人的脸吗?"
平田康之平静地回答:"我演的不是日本人,我演的是侵略者。每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谴责侵略行为,不管侵略者是哪国人。"
这番话让那个记者哑口无言。
更大的压力来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