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为什么薛宝琴的到来,让薛宝钗彻底破防?简单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薛宝钗在贾府借住多年,一直都是一副端庄得体,大方懂事的模样,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故此大得下人之心。府里的小丫头们,也多喜

薛宝钗在贾府借住多年,一直都是一副端庄得体,大方懂事的模样,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故此大得下人之心。府里的小丫头们,也多喜欢与宝钗去玩;便是小厮们见了,也的说一声宝姑娘有礼。

不过如此贤惠的宝姑娘,在妹妹薛宝琴来了以后,居然一反常态,直接破防了,这却是为何?

其实原因很简单,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01 同住VS远离

林黛玉初到贾府时,贾母让她与自己同住。

贾母说:“今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把你林姑娘暂安置碧纱橱里。”

当然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住哪里都不为过。黛玉的待遇和宝玉是一样的。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贾母疼爱黛玉,没人敢说半个不字。

而薛宝琴来到贾府,待遇居然和黛玉一样,贾母也让宝琴跟自己同住。

探春道:“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已经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了。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

说着,兄妹两个一齐往贾母处来。果然王夫人已认了宝琴作干女儿,贾母欢喜非常,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

没错,薛宝琴跟贾母同一处安寝,她甚至直接和贾母同睡。

贾母犹未起来,知道宝玉出门,便开了房门,命宝玉进去。宝玉见贾母身后宝琴面向里也睡未醒。(第五十二回)

可是薛宝钗当初来到贾府时,是什么情况呢?

贾政出于礼貌,勉强挽留他们住下来。

“咱们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打扫了,请姨太太和姐儿哥儿住了甚好。”

贾母也就遣人来说:“请姨太太就在这里住下,大家亲密些”等语。

这纯属是客套话,薛姨妈却正要同居一处,方可拘紧些儿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纵性惹祸,遂忙道谢应允。

但是贾府东北角的梨香院是个什么好地方?

原来这梨香院即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

贾政根本是不想见到薛蟠等人,才安置他们住在这里,薛家人出入直接走外面的通街,不用经过贾府。

还有后来尤二姐死了以后就停灵在梨香院:

贾琏便回了王夫人,讨了梨香院停放五日,挪到铁槛寺去,王夫人依允。贾琏忙命人去开了梨香院的门,收拾出正房来停灵。贾琏嫌后门出灵不像,便对着梨香院的正墙上通街现开了一个大门。两边搭棚,安坛场做佛事。

所以这个梨香院真的是贾家祖辈的养静之所吗,又或者是个有什么忌讳的地方,还真是说不准。但这个地方在作者心中的意义肯定不怎么好。

薛家被贾府安排住在这么一个地方,算是什么好的待遇吗?

更甚者,就这样的梨香院,后来也腾出来给十二个唱戏的女孩子住了。

那时薛姨妈另迁于东北上一所幽静房舍居住,将梨香院早已腾挪出来,另行修理了,就令教习在此教演女戏。

薛家又被逼搬至更远的东北角上去了。

对比薛宝琴一到来就得到贾母的青眼,薛宝钗真是一口老血都要吐出来了。

02 日常细节

除了住宿安排问题,日常的生活细节,也是天地之别。

林黛玉的窗纱旧了,贾母:换!立刻换!并且是直接吩咐王夫人去给换。

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看见薛宝钗的房间太素,贾母:怎么这么素?

贾母摇头说:“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

贾母命鸳鸯去取些古董来,又嗔着凤姐儿小气,不送些玩器来给薛大妹妹。

“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鸳鸯答应着,笑道:“这些东西都搁在东楼上的不知那个箱子里,还得慢慢找去,明儿再拿去也罢了。”贾母道:“明日后日都使得,只别忘了。”

明日后日都使得?这不过是贾母随意敷衍一句而已。后来鸳鸯拿了哪些古董来了吗,并没有。

而薛宝琴来了,贾母将自己珍藏的,连宝玉都没有得到的凫靥裘拿出来给了宝琴!

贾母还特意打发琥珀来吩咐:

“老太太说了,叫宝姑娘别管紧了琴姑娘。他还小呢,让他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什么东西只管要去,别多心。”

这让宝姑娘如何不多心,心都在滴血啊。

宝玉黛玉在一起,贾母的口头禅:两个玉儿。不是冤家不聚头。

薛宝琴刚来不久,贾母就关切问候:可有人家了?没有我给你说一个。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给他求配。

但对于刚过完十五岁的薛宝钗,贾母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清虚观张道士要给宝玉说亲,对方是一位十五岁的姑娘,隐约可知是薛宝钗。

贾母一口回绝,和尚说了,宝玉命里不改早娶。

十五岁的宝姑娘就候着吧,贾母要的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不管根基富贵。

就连平时比较偏向金玉良缘的王夫人,听说薛宝钗搬走了,也不过说一句:宝丫头心重,二话不说就搬走,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虐待亲戚呢,让她当我面把原因说明白再走。

03 彻底破防

种种对比显示,林黛玉和薛宝琴来贾府后,贾家长辈们给予的基本上是同等的宠爱,甚至可以与宝玉媲美。可是薛宝钗得到的是什么,天壤之别。

薛宝钗面对林黛玉,还可以用一个亲戚情分远近来安慰自己,心里的不舒服也许有,但以薛宝钗圆滑的性格,不至于公开表达。

但是薛宝琴的到来,真的彻底让薛宝钗破防了:

“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

薛宝钗这话是自嘲,更是真心话。

都是薛家的女儿,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凭什么你薛宝琴就能得到宠爱,我薛宝钗就不行?

薛宝钗就是精明太过了。她一直活在自己打造的人设中,都忘记了本来的面目。

她不明白,长辈再怎么喜欢识大体的姑娘,也会觉得薛宝钗这种事事盘算的人,心底实在是太过了。她完全没有这个年龄该有的天真和纯净,这自然会让人心生警惕。

贾母王熙凤这种比薛宝钗更聪明的人,她们不喜欢深沉的薛宝钗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薛宝钗的为人,凤姐给她的评价是“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薛宝钗不是不会开口,但是她开口却仅限于自己的事,这显然是特意表现出来的“藏愚守拙”,实际上全是圆滑算计。这就很可怕。

你哪怕关乎自己的事也假装不知,给人一个真正单纯的印象,倒也可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