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不要了?”四川成都,女孩每晚都开空调睡觉,一天就用十几度电,然而,她无意中看到空调上的贴纸翘了角,于是撕开一看,竟发现房东偷偷用1级能效的贴纸盖住了5级的真标识,网友:这种算诈骗吗? 我当时就寻思,这贴纸咋还能自己翘边儿呢?平时看空调外观挺新的,谁会想到底下藏着猫腻啊?那姑娘说她夏天怕热,每天至少开8小时空调,电费单上的数字总比预期高,还以为是自己开太猛,合着是被人"偷电"了!她把两层贴纸拍给房东看,对方倒先慌了,支支吾吾说"可能是厂家贴错了"——这话说出来谁信?厂家能把1级能效的贴纸贴到5级机上当装饰?分明是故意盖住真标识,把"电老虎"包装成"省电宝"! 想起我表妹之前租房的事儿,她租的房子冰箱看着锃亮,结果每月电费高得离谱。后来找师傅来修,人家拆开外壳一看,好家伙,根本不是什么新机器,是翻新过的老款,压缩机都老化了。表妹问房东咋回事,房东还说"看着新就行,功能不都一样?"合着租客住进来前,谁会趴在地上看冰箱后面的能效标识?谁会拆开洗衣机检查电机新旧?房东就吃准了这一点,专挑这些"看不见的细节"做手脚。 说句实在的,1级能效和5级能效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我专门查过,同样1.5匹的空调,1级能效每小时耗电大概0.8度,5级能效得1.2度往上。夏天晚上开8小时,1级机用6.4度,5级机得9.6度,一个月按30天算,1级机288度,5级机288度?不对,5级机是9.6×30=288?哎呦喂,我算错了,应该是1级机0.8×8=6.4度/天,5级机1.2×8=9.6度/天,一个月30天的话,1级机6.4×30=192度,5级机9.6×30=288度,差了整整96度!按成都现在居民电价0.52元算,一个月多花50块,夏天四个月就是200块,这还没算冬天可能用的暖气。 那房东咋想的?租的时候把能效标成1级,租金能多要200块;住进去后电费多收,一年下来又是几千块。更可气的是,租客住个半年一年就搬,就算发现了,房东大不了退点钱,反正成本早捞回来了。这哪是租房啊?简直是"一锤子买卖",把租客当冤大头。 网上有人说这是"诈骗",我觉得不算冤。故意隐瞒商品真实信息,导致他人财产损失,符合诈骗的基本特征。可问题是,租客维权成本太高了。要取证吧,得找第三方检测机构,花钱不说,时间也耗不起;要起诉吧,金额不大,法院可能都不爱立案。房东就吃准了租客"懒得折腾"的心理,才敢这么明目张胆。 再想想,租房市场里这种"小聪明"可不少。有的房东把老房子装修成"网红风",墙皮一抠就掉;有的把隔断房说成"独立空间",住进去才知道是违建;还有的把二手机器当新的卖,坏了直接说"租客自己弄坏的"。这些操作看着都是"小打小闹",可对租客来说,每一件都是扎心的刺——钱花了,罪受了,还得受气。 说到底,租房市场要规范,光靠租客自己擦亮眼不够,得靠监管发力。比如要求房东在签合同时必须提供家电的原始能效标识、购买凭证;建立租房家电"身份档案",维修记录、更换记录都要留痕;对故意篡改标识、以次充好的房东,该罚款罚款,该列入黑名单就拉黑。只有让"坑租客"的成本变高,才能让"良心房东"多起来。 那成都的姑娘最后咋样了?听说她联系了市场监管部门,房东被约谈后,不仅把5级能效的标识换了回来,还赔了她两个月的电费差价。这事儿算是解决了,可还有多少租客在默默忍受"隐形电费"?还有多少房东在玩这种"贴纸游戏"?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良心不要了?”四川成都,女孩每晚都开空调睡觉,一天就用十几度电,然而,她无意中
小吴观社会
2025-07-29 19:20:30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