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朱时茂为了方便工作,准备花10万元买一台夏利。因为还差不少钱,他找到陈佩斯:“老兄,借 在80年代末,普通人的工资几十块钱,这车相当于普通家庭三代人的积蓄。 1988年,私家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是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奢侈品。 朱时茂,这位在演艺圈已小有名气的演员,因工作演出四处奔波,深感没有一辆车的诸多不便。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花10万元买一台夏利。 可当时他东拼西凑,手里仅有7万元,距离购车目标还差3万元。 这3万元的缺口,让朱时茂犯了难。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陈佩斯。 找到之后,他开门见山地说:“老兄,我想买辆车,还差3万,你能不能支持我一下?” 陈佩斯向来是个豪爽之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借钱可以,以后让我蹭个车啊!” 朱时茂心想,朋友之间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车一到手,朱时茂简直把它当成了宝贝。 方向盘套缝得严严实实,车身擦得锃亮,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这辆车的喜爱。 然而,这好日子还没过几天,陈佩斯就找上门来了。 第一天,陈佩斯说丈母娘家包饺子,得去抢韭菜,朱时茂觉得这理由合情合理,便把车借给了他。 第二天,陈佩斯又称剧组道具坏了,要去郊区修理,朱时茂依旧没有犹豫,再次把车钥匙交到了他手上。 到了第三天,理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陈佩斯说邻居家孩子想看看车,要拉着胡同里的小孩兜圈。 朱时茂一开始还觉得挺有趣,心想朋友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陈佩斯“有事”的频率越来越高,简直就像打卡上班一样准时。 有一次,朱时茂要去外地演出,提前三天就跟陈佩斯打招呼,说这次车得自己用。 结果到了临出门那天,陈佩斯揣着俩馒头,可怜巴巴地蹲在车旁,说姑姑家猪下崽了,不去的话姑姑会伤心。 朱时茂看着他这副模样,又好气又好笑,最终自己扛着行李,坐上了长途车。 那辆夏利车在他手里,没过多久就变得满身小坑,后备箱里堆满了铁锹、绳子等杂物,活脱脱变成了一辆工具车。 朱时茂偶尔会抱怨几句,陈佩斯却总是嬉皮笑脸地说:“旧了不扎眼。” 朱时茂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谁让自己是他的好朋友呢,这么多年相处下来,谁是什么脾气还不清楚吗。 说起陈佩斯的“抠门”,那也是出了名的。 有一年冬天,他们去东北演出。东北的冬天,冷得刺骨,零下三四十度是常有的事,必须穿上厚厚的大棉袄和二棉裤才能抵御寒冷。 可陈佩斯倒好,就穿了一件薄棉衣就去了。 原来,他是舍不得买厚衣服,想着能蹭朱时茂的衣服穿,就算穿脏了、穿坏了也不心疼。 从东北回来后,朱时茂发现借给陈佩斯的衣服都变大了半个码,可见陈佩斯这身材也是“弹性十足”啊。 还有一次,陈佩斯去朱时茂家吃饭,吃完饭喝得有点多。 朱时茂出于好心,给他叫了一辆出租车。结果陈佩斯死活不上车,朱时茂奇怪地问:“你怎么不上车啊?” 陈佩斯说:“我还没有醉,等我走不动了再打车,这样还能省几块钱。” 朱时茂听了,哭笑不得地说:“你呀你,太抠门了!车钱我付行了吧!”陈佩斯这才乐呵呵地上了车。 不过,这些小插曲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情。 对此,你怎么看?
1988年,朱时茂为了方便工作,准备花10万元买一台夏利。因为还差不少钱,他找到
烟雨任风散
2025-07-29 15:49:39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