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41岁男子与前妻离婚5年后,发现已经12岁的儿子长得跟自己毫无相似之处,内心疑窦丛生,思来想去最终偷偷做了亲子鉴定,结果显示儿子非亲生,想到这么多年对儿子的付出,儿子却不是自己的,男子顿时崩溃,向前妻讨说法未果后,一纸诉状将前妻告上法庭,要求前妻返还自己为儿子支付的约20万元生活费、抚养费,另赔偿自己5万元精神损失费,男子的前妻坚称孩子就是男子的,不认可男子私下做的鉴定结果,也不同意再鉴定,法院判了!
“我说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像自己,原来这根本就不是我儿子!”一男子在法庭上对着前妻吼道。
事情发生在黑龙江省鹤岗市,41岁王强(化名)陷入迷茫,一次探望12岁儿子时,朋友一句“孩子怎么没一点随你”让王强心头一紧。
离婚五年,孩子一直由前妻李娜(化名)主要照顾,疑虑挥之不去,王强终在孩子学校接触时提取其口腔拭子送检。
司法鉴定中心结论击碎幻想:王强与孩子之间亲生血缘关系排除率接近100%。
王强回忆多年倾注心血与金钱抚养孩子,无法接受残酷现实,要求李娜(化名)给个说法。
李娜坚称孩子是王强亲生,认为鉴定操作存在瑕疵,结果无效。
多次交涉无果,王强将李娜诉至鹤岗市某区法院,主张索回约20万元抚养费,并索要5万元精神损失赔偿。
庭审中王强提交那份亲子鉴定报告,李娜再度否定结论真实性,理由包括样本提取不正规、鉴定机构资质存疑,但未能提供任何反向证据。
法院要求复检以查明真相,李娜拒绝配合,这种态度成为判决关键依据。
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核心认定两点:第一,王强证据链完整有效,那份鉴定报告来源合法且结果明确,李娜否定但无证可依。
在法院提议再鉴定时,李娜拒不同意,依据相关司法条款法院有充足理由采信原告主张。
李娜行为侵害王强权益,法院认定,王强被隐瞒真相多年,付出巨大感情与物质成本抚养非亲生子女,构成民法上的“欺诈性抚养”,人格尊严受严重损害。
法院裁决支持王强大部分诉求:判决李娜返还168296元抚养费,另支付3万元精神抚慰金。
判决强调王强履行了父亲责任,但血缘缺失这一基本事实构成法律救济基础。
法律保护了受欺者的合法权益,也重申了父母责任的生物学与法律关系双重基础。
此类案件揭示脆弱信任重建需要制度与个体诚实双轨支持:法律层面清晰裁决确认真相、明确责任。
而当事人直面真相,无论多残酷,才是真正解决问题起点。
如果连检验事实的勇气都不具备,修复无从谈起,重建关系的前提是尊重事实,法律提供了途径,但修复创伤需要个体的责任担当——这才是真正治愈的开始。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裁判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