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宣布,把给俄罗斯的俄乌停火期限,从原本的50天一下子缩短到10到12天,还放出狠话,要是俄罗斯不答应停火,就要对它实施“二级关税”制裁。 特朗普去苏格兰这一趟,本来是他精心安排的一场“多边外交大秀”,他先跟冯德莱恩在高尔夫球场边打球边谈,最后达成了一个美欧贸易协议,把欧盟输美商品的关税从30%降到了15%。 作为交换,欧盟得给美国投6000亿美元,还得买美国7500亿美元的能源,这边刚谈完,他又赶紧跟斯塔默见面,推动美英钢铁协议落地,这表面上看,特朗普的外交成绩那是相当亮眼。 可实际上,他心里正为俄乌冲突的事儿着急上火,在记者会上,特朗普直接指责普京,之前通话的时候明明答应停火了,结果还是不停地派无人机、导弹去炸乌克兰,连医院这种救人的地方都不放过,特朗普这人,一直觉得自己最会搞“交易艺术”,普京这么“说话不算数”,可把他给气坏了。 特朗普放出的这个“二级关税”威胁,可不是吓唬人的,如果俄罗斯不答应停火,美国就要对那些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还有铀这些战略资源的国家加征同样的关税。 像中国、印度、巴西这些国家,可都是俄罗斯能源的大买家,就拿中国来说吧,俄罗斯海运原油出口里,有35%都是卖给中国的,要是真被美国加了“二级关税”,中国的机电、化工这些主要的出口产品,肯定得遭殃。 这“二级关税”简直就是一颗“经济核弹”,俄罗斯的经济本来就因为打仗快撑不住了,通胀率高得吓人,都快到10%了,银行利率也高得离谱,都21%了,主权财富基金都快花光了,超过70%都没了,要是能源收入再被砍掉一半,普京政府可就真没钱维持运转了,社会也得乱套。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选这个时候发难,正好赶上俄罗斯在乌东战场集结了11万兵力,朝鲜也准备给俄罗斯送1200万发炮弹和3万名士兵,特朗普就是想用经济制裁打乱俄罗斯的军事计划,让普京在战场上左右为难。 特朗普突然改变态度,是不是被英国和欧盟给“催”的呢?从表面上看,欧洲的领导人最近确实一直在找美国,想说服特朗普给乌克兰更多武器,给俄罗斯更多压力。 7月16号,《华尔街日报》就爆料说,欧盟的官员跟美国内阁里那些“对乌友好派”的高层频繁接触,想让特朗普改变主意,冯德莱恩跟特朗普谈完贸易协议之后也说,这协议能“重新平衡美欧贸易”,言外之意就是,欧盟想用经济合作换美国在俄乌问题上更强硬。 但往深了想,欧洲自己也有大麻烦,俄乌冲突一打,欧盟的能源价格蹭蹭往上涨,德国的工业因为能源太贵,好多工厂都减产了,法国也担心,美国制裁俄罗斯会连累到大西洋两岸的供应链。 这时候,特朗普抛出“二级关税”威胁,正好跟欧盟的利益对上眼了——既能用外部压力逼俄罗斯让步,又能把一部分经济成本转嫁给中国、印度这些新兴经济体。 特朗普这“最后通牒”,把美国地缘战略的矛盾暴露无遗,一方面,美国想用经济制裁不费一兵一卒就把俄罗斯打趴下,另一方面,又不停地给乌克兰送“爱国者”导弹这些致命武器,让战争一直打下去。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说白了就是把乌克兰战场当成消耗俄罗斯国力的“绞肉机”,同时用关税大棒吓唬中俄,不让它们走得太近。 可历史早就证明,经济制裁根本解决不了地缘冲突,伊朗在核问题上那么强硬,朝鲜也不怕核试验被制裁,这些都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威胁时,经济代价根本就不算啥,俄罗斯要是被逼到“战败”和“经济崩溃”二选一的地步,普京说不定会拼个鱼死网破,甚至把战火烧到北约东边去。 更搞笑的是,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把自己给逼到死胡同里了,要是12天后俄罗斯不答应停火,美国可就犯难了:实施制裁吧,全球经济可能都得衰退,2026年中期选举肯定受影响,不制裁吧,美国的国际威信可就全没了,这场苏格兰的棋局,从一开始可能就注定了是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烂摊子。 在这场地缘经济的狂欢里,最倒霉的其实是那些被大国博弈牵着走的普通人,乌克兰的平民没了家,俄罗斯的工人没了工作,欧洲的消费者买东西更贵了,还有所有盼着和平的人,他们的愿望还是那么遥远。
特朗普突然宣布,把给俄罗斯的俄乌停火期限,从原本的50天一下子缩短到10到12天
国际瞭望台
2025-07-29 15:14:25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