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美国决定对中国使用流氓手段,要求中国照办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27日公开对外证实宣称,“TikTok的所有权势必得移转到美国人手中”,理由依旧是老掉牙的“鉴于所谓的国家安全问题”。 这一次,卢特尼克还给出另一个理由:川普非常喜爱TikTok。 美国给划了条红线,说要是到9月17号中国还不同意交易,那TikTok就得从美国市场彻底消失。 这哪是普通的商业并购啊,看着更像是数字时代的一次权力较量,让人不禁琢磨:当国家边界开始影响数字世界,咱们熟悉的全球化科技格局,还能维持多久呢? 美方的要求简单粗暴,就是TikTok必须归美国人所有。卢特尼克说得很直白,美国不能容忍中国掌控上亿美国人的移动设备,技术和算法的控制权必须在美国手里。 他们甚至都想好方案了:让一家新成立的美国公司控股TikTok,中国的字节跳动只能保留不到两成的象征性股份,连推荐视频的核心算法都得交出来。 虽说特朗普嘴上说“真的喜欢TikTok”,觉得这是和年轻人沟通的好渠道,可行动上却一直盯着所有权转移不放。他之前还想把TikTok的出售和降低对华关税绑在一起,这么一来,所谓的“国家安全”理由就显得不那么纯粹了。 说到底,这强硬态度背后,藏着对中国科技崛起的深深焦虑,也是想在中美博弈中多些筹码,拖慢中国发展的脚步。 听说TikTok单季营收就高达430亿美元,美国用户平均每天在上面花98分钟,超过六成的内容是美国年轻人创作的。这可不只是娱乐,还关系到无数普通人的生计。 TikTok在美国有1.7亿用户,其中三分之一是16到24岁的年轻人。好多人的生活开销、学费都靠这个平台,不少小企业也把它当成推广产品、吸引客户的关键渠道。 一旦禁用,这些人的收入来源就断了,小企业的生意也得受重创。去年1月TikTok在美国应用商店消失14小时,就有大量年轻人上街抗议。要是这次真永久禁用,说不定会让美国社会内部的分裂更严重。 面对美方的最后期限,中国和字节跳动这边挺安静,但也不是毫无办法。其实中方早有准备,2020年就修订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把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也就是人工智能交互算法列了进去。 这意味着字节跳动要是想出售核心算法,得先获得中国政府许可,这无疑给交易设了道高门槛。字节跳动也提过折中方案,为美国市场单独开发一套和全球版代码分离的系统,可美方断然拒绝了。 他们想要的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全部拿走”,就像想买可口可乐,却只要那张神秘配方,连水和瓶子都不要。 之前主导收购的黑石集团,今年春天就悄悄退出了。官方说是“估值分歧”,可外界大多觉得,真实原因是他们看清了这笔交易的本质:没有核心算法的TikTok,不过是个数据空壳,商业价值会暴跌六成以上。 这样的“资产”,精明的资本自然看不上。现在好像只有甲骨文公司还表示有兴趣,可它主要是想承接用户数据的云存储生意,不是真看好TikTok这个应用本身。 这种公然索要公司核心资产的做法,让美国一直标榜的“自由竞争”原则显得挺讽刺。一旦在市场竞争中赢不了,就动用国家力量打压,这套做法好像越来越常见了。 硅谷知名投资人彼得·蒂尔就感叹:“TikTok之后,跨境科技创业已经死了。”这话恐怕说出了许多全球化创业者心里的寒意。 不过,TikTok的风波不是孤立的,只是中美激烈博弈中的一步。 就在卢特尼克发通牒的同一天,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美国代表又拿中国涉疆问题说事,被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当场驳斥,说美方是处心积虑炒作,想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发展。 另外,美国默许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下月访问时往返都过境美国本土,这也是在台湾问题上制造麻烦。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新一轮谈判可能要讨论延长24%关税的暂缓期,这和特朗普之前“即将达成最终协议”的乐观表态差太远了。 更奇怪的是,贝森特还临时抛出新议题,要求把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问题纳入谈判。这种把无关贸易的事强行捆绑的做法,中方肯定不会接受。 从TikTok到台湾问题,再到涉疆和石油议题,这些贸易谈判前的“插曲”,都清楚地表明:美国想通过极限施压,逼中国在核心利益上让步。 下周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中美第三轮贸易谈判,就笼罩在这样复杂的阴影下。再往深了看,美国的焦虑和强硬策略,影响早已超出中美双边。 欧盟通过《数字主权法案》,要求外国平台的算法向其监管机构开放;印度尼西亚规定社交媒体数据必须存储在本地;沙特主权基金也在重金扶持本国的短视频平台。 全球各国好像都在加快建立自己的“数字壁垒”。彼得·蒂尔那句“跨境科技创业已死”的断言,或许正是对“数字铁幕”时代悄然来临的预警。
就在刚刚!美国决定对中国使用流氓手段,要求中国照办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27
栗頿聊
2025-07-29 13:15:1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