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了,都打得头破血流了,还有新用户可抢吗?还有新的玩法能多多卖车吗?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跑马圈地的扩张阶段,而是能守住就是赢家的淘汰赛。咱们看看三排座SUV这一块:问界M9、理想L9、极氪9X、领克900、昊铂HL、乐道L90、魏牌高山……
这还没完,最近又来了特斯拉Model YL、理想i8、问界M8纯电版。每年新车上百款,一个细分都能挤进十几个选手。这么点市场自己能分到一些不就错了。产品高度同质化,营销声量各显神通,但效果并不明显。
这时候再谈“增量市场”?听起来像是没掉过坑的人说的话。但有意思的是,总有人从大家忽略的角落里,真挖出了一桶金。
红海市场的内卷太痛苦了,这时候不禁还是想思考一下,究竟还有没有增量市场?如果说哪家车企最早意识到“主战场已经转移”的,那一定是奇瑞。
大概在2021年左右,奇瑞在芜湖总部楼梯间贴出了八个大字:直播卖车,光宗耀祖。一开始行业内是带点嘲讽的,觉得奇瑞总部在芜湖,地处非一线,又搞快手直播这么接地气的操作……说白了,大家就是觉得low。谁见过几十万的商品在直播间卖?谁相信快手上能成交一台车?
当时行业的主流看法是:车是理性的商品,不是口红;买车得下店试驾,不是刷到就下单。直播卖车,被当作笑谈。
可今天呢?奇瑞不仅在销量、出口、新能源几个维度全面爆发,还成了新线市场经营的模板企业。连CEO尹同跃在安亭会议上谈价格战,都是轻描淡写、笑着说话,因为2024年的奇瑞业绩非常好!一句话概括:奇瑞这几年远离网络漩涡,一心专注在新线增量市场卖车,所以笑得很开心!
究竟吃到多大红利?我今年亲自去了一趟现场,才搞明白这一点的!前几个月去芜湖是参加了奇瑞风云A8L发布会,现场果然全是小姐姐小哥哥在直播。
他们认出我之后,一窝蜂围上来问问题,没想到提出的问题还相当有技术含量:
- 10C快充到底会不会伤电池啊?
- 电池IP68防水比IP67差在哪?能不能过水?
- 这些问题的细致程度,已经不只是带货话术层面,更像是要去做一个技术科普KOL的前兆。我一边解释,一边心里犯嘀咕:你们不是主播吗?为啥问得这么技术流?
他们说:我们不懂这些,粉丝问,我们答不上来啊!
所以他们不光要会说,还得懂产品逻辑,搞清楚技术原理。这一刻我意识到,一旦车企完成“阵地经营”的思路转变之后,自营的主播早就不是吆喝型的,而是知识型销售。他们是奇瑞品牌私域的经营者,也是“内容+销售”一体化的前线指挥员。由于阵地经营培养的主播水平太高,他们甚至成为了其他品牌挖人的主要目标。
如果你不到一线,是完全不知道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如果你以为自养主播就已经是阵地经营的全部,那还真低估了快手这次的升级。
今年7月,快手在大连办了一场汽车新零售2.0大会,我听完几位发言人讲的内容,感觉这不是简单的流量扶持,而是把整套经营模型做了产品化、工具化、数据化。讲白了,就是让你从“拍视频发广告”变成“跑系统做经营”。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快手这次的底层逻辑,那可能就是快手汽车业务负责人王思洵讲的——新零售2.0的核心,是一场经营效率革命。这句话听起来很轻,但落下去其实是三套硬核基建在打底:
- 流量基建:不是只给曝光,而是扶自然流量、做精准匹配,帮你用更低的获客成本找到对的人。
- AI基建:从数字人到一键剪片,从线索质检到智能投流,AIGC不是替代创作,而是提升“经营密度”。
- 服务基建:平台不再是发工具的,而是帮你陪跑的——培训、赔付、分层激励,保障每一笔预算能落地见效。
比如咱们分别看每一个版块,比如快手汽车行业运营负责人索煜说,2025年6月平台上汽车线索同比增长了224.185%,其中大部分是自然流量产生的首触用户,而且跟友商平台的重合率低至19.6%——也就是说,这不是“在别的平台抢人”,而是“把你本来够不到的人带进来”。
怎么做到的?他强调的是短直双开模式。也就是短视频和直播同步发力,用直播承接兴趣用户、用短视频扩散内容影响力,再通过智能投放和全域数据工具完成精准匹配。具体的数字是:线索量提升42%,获客成本下降13%。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你不需要海量内容,但你必须有一套机制,让每一条内容都能干活。内容干不干活,最终取决于转化路径通不通。而快手现在把“私信”这个传统意义上很不起眼的环节,彻底激活了。
磁力引擎的王欢欢提了个三阶经营法:多账号矩阵、7×24小时智能客服承接、潜客自动触达工具。她透露,汽车行业客户正向率线索正向率能做到88%,而且有30%的线索来自互动转化,也就是说,是聊出来的,不是刷出来的。
这让我想起那些在芜湖问我电池IP等级的主播:如果你没有让他们配得上这份努力的链路和工具,那就太浪费了。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他们得付出10倍的努力才能达到相类的效果。
另一位负责人陈雪雅,则把重点放在直播效率上。真人+数字人轮班直播,线索量提升30%,成本还能再降10%。她还特别点出一点——直播冷启的成功率提升了23%,这背后靠的是智能投流、地域扶持和UAX全自动补量系统。
过去做直播,最怕就是冷启动没人看。现在你只要内容扎实、话术过关、时间卡在12-14点或20-22点这两个高峰段,快手就有办法把你扶起来。
内容生产也不再靠人拍人剪。AIGC产品负责人刘路展示了磁力开创平台:5分钟一键成片、自动生成“车型+价格”素材包、还能质检线索有效率。他们测试过的品牌,转化率已经超过行业均值85%。
你说这是不是AI卖车?我觉得不是,而是把内容卖车这件事,从手艺活变成了流水线作业。
所以说,到今天这个阶段,如果你还以为“新线市场”就是拍点下沉口音的视频、挂个电话按钮、招俩人坐直播间吆喝吆喝,那可能真的是低估了这个赛道的复杂度。
就拿荣威飞凡滨州宝荣店来说,市场总监胡杨透露:他们投了36万,靠主播绩效绑定和人工客服深挖,把线索成交率做到5.2%,月销超过35台。快手还提供无效线索赔付机制,确保投放不白花钱。
再看奇瑞榆林瑞泰店,新媒体负责人马恒说得更直接:团队从2人扩到9人,靠拆爆款、改话术,把线索成本从88元压到25元。2024年12月单月卖了250台,其中47.5%的成交来自快手。
这些都不是“搞搞内容”能解释的成绩,而是一整套运营体系在跑。主播、客服、话术、响应机制,件件都要有章法。
我看完这些,其实也有点焦虑。作为一个汽车博主,我越来越意识到:要想跟得上这些变化,不只是要会说,更得懂系统、懂工具,看看哪些能为我所用。因为挖增量这件事,早就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全链路的经营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