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43岁的朱德与妻子吃饭时,突然10名敌军端着枪踹门而入:“抓住朱德!”妻子见状,赶紧抓起1个脸盆递给朱德并大声吼叫,敌军一听,慌忙撇下朱德,转身冲了出去!
朱德1886年出生在四川仪陇,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妈都是佃农,种地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他小时候跟着母亲下地干活,风吹日晒,练就了一身硬骨头。九岁被叔父收养,总算进了私塾,读了点书,脑子里装进了新思想。1909年,他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学军事那叫一个认真,枪打得准,操练时冲在最前头,教官都夸他有种。毕业后,他投身辛亥革命,带兵打仗,攻城拔寨,名声渐渐起来了。1915年护国战争,他领着部队翻山越岭,夜里偷袭敌人,战功不小。1922年,他跑去德国留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拿着书本边读边划重点,脑子开了窍,决定干革命。1925年又去了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军事政治,操场上练得满头大汗,课堂上跟同志们争得面红耳赤。1927年南昌起义,他带着部队跟敌人硬碰硬,起义失败后,带着几百号人,风餐露宿,硬是把队伍保住。1928年,他到了井冈山,跟毛泽东碰头,搞起了红四军,当了军长。行军时他背着枪,跟战士一块啃窝头,晚上还亲自查哨,布置作战计划。1929年,43岁的朱德已经是红军的大梁,南京政府恨不得花大价钱买他脑袋,可他还是带着队伍,在枪林弹雨里闯出一条路。 1929年2月2日,红四军主力在毛泽东、朱德、陈毅带领下,顶着风雪到了赣南寻乌县潭圳下村。部队刚扎营,朱德跟妻子伍若兰住在军部一间破旧民房里。早上,战士们忙着生火做饭,朱德穿着普通士兵的灰布军装,胡子没刮,跟伍若兰一块商量行军的事。突然,村外枪声响了,赣敌刘士毅、赖世璜两个团趁夜摸过来,把村子围得水泄不通。警卫员跑进来报告,敌人已经杀到村口。伍若兰反应快,抓起桌上一个铜脸盆塞给朱德,让他装成伙夫。朱德赶紧把军毯披身上,遮住军装,又抹了把灶灰涂脸上,胡子沾满灰,活脱脱一个烧饭的。敌兵踹门冲进来,十几个家伙端着步枪,刺刀闪着光。为首的军官肩上挂着少校军衔,嚷着要抓朱德。伍若兰一把抢过朱德手里的驳壳枪,挡在前面,朝朱德喊让他去烧水。朱德低头装怂,提着脸盆慢慢往外挪,脸上挂着害怕的表情。军官上下打量他,见他衣服破烂,鞋子沾泥,压根不像通缉令上的红军军长。军官问伍若兰这人是谁,伍若兰冷冷甩一句“伙夫头,烧饭的”。军官又问朱德在哪儿,伍若兰随手指向后屋。敌兵急着抢功,呼啦啦全冲后屋去了。朱德趁乱提着脸盆溜出去,混到院子里,跟忙活的炊事兵搅和一块,假装添柴烧火。伍若兰想撤,可刚迈步,脚踝中了一枪,血流了一地。她咬牙挥拳打倒一个敌兵,可敌人太多,寡不敌众被抓了。村外红军战士听到枪声,赶紧集结反击,枪声震天,敌兵慌了,扔下伍若兰就往外逃。朱德趁乱钻进山林,跟部队会合了。 红四军突破重围,继续往赣南进发。伍若兰被敌人押到赣州,绑在木柱上,挨了无数酷刑,可她硬是一句话没漏。1929年2月8日,26岁的伍若兰在赣州城门被杀,临死前留下“革命成功,望君珍重”的话。朱德得知消息,强忍悲痛,带着部队接着打。他领着红四军翻山越岭,开辟赣南根据地,夜里宿在荒野,亲自指挥作战,鼓舞士气。1930年,他帮着建中央苏区,带着队伍多次打退敌人的围剿。1935年长征,他骑马走在山路上,安排部队过赤水河。抗日战争爆发,他当了八路军总司令,深入太行山,亲自踩点,调整战术。1949年,他参与筹建新中国,1955年被授元帅军衔。晚年,朱德喜欢在家里种兰花,亲手松土浇水,总想起伍若兰。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去世,活了90岁。他一辈子打仗,为人民军队和新中国立下大功,伍若兰的牺牲一直是他心里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