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西藏公审大会,“女匪首”赤列曲珍跪在地上,面色苍白,再也没有了之前的

历史领航员 2025-07-29 09:59:12

1970年,西藏公审大会,“女匪首”赤列曲珍跪在地上,面色苍白,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嚣张,如丧家之犬一样。

她曾是贵族小姐,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却因不甘失去特权,成了西藏叛乱的“女匪首”。1970年,拉萨公审大会上,赤列曲珍跪在地上,面色苍白,囚服破烂,再没了往日的嚣张,像丧家之犬般可怜。她的转变让人震惊:到底是什么,让她从高高在上跌入这步田地? 赤列曲珍出生在旧西藏的贵族家庭,家里有大片土地和成群的农奴。她小时候吃的穿的都是顶好的,日子过得舒坦又体面。可1959年,解放军来了,民主改革把她家的庄园收走,农奴分了地,她家只能挤进一间破土屋,昔日的风光没了。她咽不下这口气,开始琢磨反抗。 她剃了头发,穿上尼姑袍子,手里拿串念珠,跑到尼木县普松乡四处串村子。她装成虔诚的模样,跟村民讲失去的“圣地”,其实是拉人入伙。她的眼神阴沉,嗓音低哑,蛊惑了不少对新生活不满的人。1969年初,她跟叛匪头目罗布桑纣碰头,在一座破庙里摊开羊皮地图,计划袭击村寨。她指着地图上的帕古区,布置任务,准备粮食和武器,叛乱的火苗就这么点起来了。 她不是什么英勇人物,就是个不甘心落魄的旧贵族,想靠血腥手段抢回失去的东西。她忙着召集人马,借着宗教名头忽悠人,脚步没停过。可她的路越走越歪,离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远。

1969年5月,赤列曲珍的计划开始行动。她让人在帕古区乡政府前搞了个“跳大神”的仪式,表面上是祈福,实际上是给叛乱造势。没几天,叛匪开始抢粮食,逼村民加入,手段狠辣。6月4日,尼木县普松乡的喇嘛庙外,一个支持解放军的藏族男人被砍死,家里人也被伤了。第二天,叛乱彻底爆发,叛匪骑马到处抢粮仓,砸民宅,反抗的人不是被砍就是被钉在墙上,血腥味弥漫整个乡里。 6月12日,解放军一支十四人的小队去帕古区查情况,结果中了埋伏。赤列曲珍躲在远处指挥,叛匪用长矛和砍刀围攻,小队被困在乱石滩上,最后全被杀害,血染了一片草地。解放军主力很快反击,枪声震山谷,叛匪死的死逃的逃,没多久全被收拾干净。 1970年,拉萨公审大会开了。赤列曲珍被绑上台,跪在地上,脸色苍白,头发乱糟糟,囚服脏得不成样子。台下群众喊声震天,她低着头一动不动。枪声一响,她倒在台上,结束了罪恶的一生。那一刻,她再也不是贵族小姐,只是个作恶多端的叛乱头目。

公审后,赤列曲珍和二十多个叛乱头目被枪决,尸体装进麻袋,扔到城外荒地埋了,没碑没记号。跟着她的那些人,有的死在战斗里,有的蹲了监狱,剩下的跑得没影。尼木县的村子慢慢平静下来,村民拿起锄头干活,烧毁的房子一点点盖起来,日子有了盼头。 西藏军区派工作队下乡,翻山越岭去帮村民。他们跟大家一起吃糌粑喝酥油茶,聊怎么重建家园。乡里的喇嘛庙修好了,僧人继续念经,但门口多了士兵巡逻,防着再出乱子。田里牦牛拉着犁,孩子们在村口跑来跑去,生活步入正轨。 几年过去,赤列曲珍的名字没人提了。她家老宅子长满野草,墙都塌了,路过的老人偶尔指着那儿叹口气。这场叛乱的伤口慢慢愈合,但教训留了下来。解放军修了桥通了电,村民用上新农具,日子越过越好。藏区的和平来之不易,阳光照在雪山上,暖和又踏实。

0 阅读:130
历史领航员

历史领航员

带你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