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枪口已经转回来了。”这不是预感,是摆在桌面上的时间表——7月27日至3

森森视野 2025-07-28 15:15:51

“特朗普的枪口已经转回来了。”这不是预感,是摆在桌面上的时间表——7月27日至3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将和中国代表团坐下来,为那份5月在日内瓦谈出却迟迟没签字的协议做最后的加减法。三个月的暂缓期只剩15天,延期到8月12日的“大限”看似缓冲,实则是倒计时。 故事得从4月2日说起。那天白宫一声令下,美国把“对等关税”的模板钉在全球贸易的大门上:所有国家输美商品至少10%,中国更是被顶格拉到145%。华盛顿的算盘很直白——把中国当“天花板”,其他国家只要低于这个数就算“优惠”。于是,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谈判开始了。 越南第一个点头:零关税换20%对美税,相当于用出口利润给特朗普交“过路费”;日本紧接着吞下15%税率,外加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欧盟最惨,不仅15%关税照单全收,还答应6000亿美元投资、7500亿美元采购美国军火和天然气,相当于把未来十年的能源账单和防务钱包一并交给华盛顿。一圈谈完,特朗普手里多了5份协议,全球市场被他用一张“15%基准线”的网套住,而网眼最紧的那格,留给了中国。 为什么说“枪口转回”?因为中国是目前唯一还没被这张网套牢的大型经济体。5月日内瓦的联合声明里,双方把145%关税里的91%当场作废,剩下的24%按下90天暂停键,实际税率暂时退到10%。但暂停不是取消,8月12日一到,如果谈不拢,145%随时复活,甚至比之前更狠——特朗普已经放话,要让“没签协议的国家”付出更高代价。 更棘手的是,美国手里的牌越攒越多。越南、日本、欧盟的让步让华盛顿有了“替代供应链”底气,稀土再关键,也不是非中国不可;与此同时,特朗普给俄罗斯的“50天通牒”也将在同一周期到期,若莫斯科在能源或地缘问题上松口,华盛顿就能把更多火力调向亚太。简单说,美国正在把全球贸易的“护城河”挖到中国脚下。 中国代表团这次去斯德哥尔摩,带去的不仅是关税数字,还有背后每一条产业链的生死簿。美国想要的早已不只是15%的税率,而是比照欧盟的“6000亿+7500亿”套餐:更大的对美投资、更刚性的能源采购、甚至金融与科技领域的单向开放。一旦让步,意味着过去十年产业升级的利润要拿去填美国的基建和军工;一旦拒绝,8月12日之后,145%关税砸下来,珠三角仓库里积压的货柜能把海运价再打回疫情高峰。 倒计时15天,没有中间地带。谈判桌外,美国商务部已经放出风:8月1日前要给所有未签约国发“关税确认函”,税率直接写死。斯德哥尔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决定下一个被钉在15%基准线上的,是越南式的妥协,还是更冷酷的加码。 评论区说说,你觉得这次我们是硬顶还是巧谈?如果关税真的回到145%,你所在的行业扛得住吗?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7月28日《关税突发!美欧重大宣布:15%!》、新华网7月27日《仅达成5份协议……特朗普接下来要怎么“敲定”关税?》、华尔街见闻7月27日《美欧协议关键时刻:周日首脑会晤,美欧高官激烈谈判至周六深夜》)

0 阅读:658

评论列表

John

John

6
2025-07-28 18:01

别耸人听闻!谁怕谁呀!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4
2025-07-28 23:04

勒紧裤带继续加油

阿彭

阿彭

3
2025-07-28 23:13

为什么145%的关税不能坚持,上次是米国自己顶不住了

悍马

悍马

3
2025-07-28 21:27

真的?吓死宝宝了。

星浪

星浪

2025-07-29 02:37

都干过一回了,再干就是

猜你喜欢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