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1岁的宋佳与42岁的京剧名家张学津结婚。几年后,张学津被3岁女儿失手烫伤,输血时被一包冷冻血感染上肝病,这导致他们婚姻走向结束。事后,宋佳说:“我对不起他,但我也很爱他。”
1991 年的一个午后,北京某四合院的沙发旁,三岁的张楚楚迈着小碎步扑向父亲,小手却意外带倒了桌角的暖水瓶。
滚热的开水瞬间浸透张学津的布鞋,他疼得直咧嘴,第一反应却是把吓哭的女儿搂进怀里 —— 那时谁也想不到,这道脚踝上的烫伤,会成了这个家庭命运的裂口。
张学津那时已是京剧界的顶梁柱,42 岁的年纪,马派唱腔炉火纯青,《沙家浜》里的郭建光一角唱得家喻户晓。
他 6 岁登台,13 岁进戏校,父亲是张派创始人张君秋,自己师从马连良,1980 年代拿过中国戏剧梅花奖,台下却总穿件洗得发白的灰布褂子,家里堆满泛黄的剧本和黑胶唱片。
1983 年,他在天津春晚后台遇见 21 岁的宋佳。
彼时宋佳刚凭《淘金王》崭露头角,穿件红棉袄,扎着麻花辫,看他演《空城计》时眼睛亮得像星星。
张君秋觉得这姑娘灵气,从中撮合,差着 21 岁的两人三个月就领了证。
街坊常看见张学津提着菜篮子回家,宋佳跟在后面笑,1988 年女儿出生后,小楚楚总扒着爸爸的戏服看亮片,一家人的影子投在四合院的墙上,暖融融的。
烫伤后,医生说想赶在两周后的重要演出前愈合,得输血试试。
那时血站的筛查远不如现在严格,1990 年代初的中国,因输血染上肝病的并非个例 —— 沈阳有位纺织女工产后输血得乙肝,丈夫在工厂宿舍分碗筷时抹眼泪。
张学津输完血硬撑着上了台,脚踝裹着纱布塞进靴子里,疼得冷汗浸透戏服,台下掌声雷动时,他心里却发慌。
没过多久,他开始吃不下饭,皮肤一天天变黄,检查结果出来,是丙肝。
这个病在当时几乎无药可治,医生反复强调 “会传染”。
家里的气氛一下子变了,张学津再不敢亲女儿的脸蛋,碗筷分三个消毒柜,宋佳推掉所有戏约,带着他跑遍北京的医院,去日本打一万多一针的干扰素,钱不够时,她就去夜总会门口等熟人介绍临时演出。
1993 年夏天,宋佳收拾行李时,把张学津给她改的京剧唱词手稿压在了箱底。
她带着楚楚去了洛杉矶,打三份工供女儿上学。
张学津留在老四合院里,后来收了个叫张丽敏的学生照顾自己,教课时总说 “台上的戏好唱,台下的坎难迈”。
2012 年冬天,71 岁的张学津因肝癌去世,梨园同行送来的挽联摆满了灵堂。
宋佳从比利时赶回来,站在人群后面,看着女儿抱着父亲的遗像,像当年那个扑向父亲的小女孩一样,哭得直发抖。
后来有人问起那段日子,她只说 “爱和对不起,有时候是一回事”。
这场始于 1983 年的缘分,终究没能敌过命运的捉弄。
张学津带着对京剧的执念和对家人的牵挂离去,宋佳在异国他乡把女儿抚养成人,那句 “对不起又深爱” 的叹息,藏着太多无奈。
多年后张楚楚站上舞台,有人说她眉眼像母亲,身段里却有父亲的影子。
老四合院的暖水瓶早换了新的,可那段被烫伤、染病、离散的往事,像张学津没唱完的《空城计》,余韵里尽是人生无常。
舞台上的亮相能排练千百遍,生活里的意外却从不出剧本。
他们的故事里没有对错,只有时代洪流下,普通人被命运推着走的身不由己,就像那包改变一切的冷冻血,在岁月里慢慢凝成一声叹息。
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