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在看守所死囚室的谷寿夫每天恶梦缠身。一天夜里,谷寿夫从恶梦中惊醒后,要求面见看

蒋晨曦呀 2025-07-28 07:10:51

关在看守所死囚室的谷寿夫每天恶梦缠身。一天夜里,谷寿夫从恶梦中惊醒后,要求面见看守所所长文瑞华。在要求获得允许后,谷寿夫用一块硬纸板垫在膝盖上,写下了《赠清子》为题的四句诗: “樱花开时我丧命,痛留妻室哭夫君。愿献此身化瘀积,中国不再恨日本。”

谷寿夫,日本陆军中将,南京大屠杀的主谋之一。1937年,他带着部队攻进南京,下令屠杀,导致30多万无辜生命丧生。他的名字,跟那段血泪史绑在一起,成了中国人民永远忘不了的痛。他不是什么英雄,而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历史对他的审判,早就写好了结局。 被抓进南京看守所后,谷寿夫的日子可不好过。作为死囚,他被关在阴冷的小牢房里,每天面对的只有铁窗和水泥墙。听说他夜夜被恶梦折磨,那些梦里全是南京城里的惨状——血流成河,哭声震天。有人说他这是良心不安,也有人觉得他就是怕死怕得睡不着。不管咋说,这家伙在牢里肯定没少受罪。

有一天晚上,谷寿夫实在扛不住了,从噩梦里醒来后嚷着要见文瑞华。所长来了,他提出个请求:解开手铐,给他纸笔,还要个小布袋装头发和指甲,说是留给家人。文瑞华同意了,他就跪在地上,用硬纸板当桌子,写下四句诗:“樱花开时我丧命,痛留妻室哭夫君。愿献此身化瘀积,中国不再恨日本。”这首诗是写给他老婆近藤清子的,题目就叫《赠清子》。 乍一看,他好像有点悔意,想用死换个“赎罪”的名头。可细想想,南京那几十万条命,他这几句话就能抹平?太天真了吧。这点所谓的“自责”,在滔天罪行面前,压根不值一提。 这首诗到底啥意思,挺值得琢磨的。第一句“樱花开时我丧命”,点明他知道自己死期不远了。第二句“痛留妻室哭夫君”,流露出对家人的思念,这没啥毛病,谁临死不想亲人啊。后两句“愿献此身化瘀积,中国不再恨日本”,听着像在忏悔,可仔细一想,总觉得有点假。他真有这么大觉悟?还是想给自己留点面子,让后人觉得他“幡然悔悟”了? 说实话,这种人写啥诗都洗不白他的罪。南京大屠杀的血债,不是几句漂亮话能还的。他这点“悔意”,更像是临死前的自我安慰,没啥真心可言。

1947年4月26日,谷寿夫的死刑在南京雨花台执行。那天早上,他被押出看守所,面对宣读判决的检察官杜慕陵。他掏出个小布袋,里面装着头发、指甲和那首诗,拜托寄给日本的老婆。杜慕陵接过来,让他签字,他手抖着写下名字。之后,他被绑起来,押到刑场。 雨花台,就是他十年前屠杀的地方,如今轮到他自己倒下。枪响后,他一命呜呼,结束了罪恶的一生。那一刻,南京人民终于等来了正义的审判。 谷寿夫的死,不是啥悲剧,而是历史给他的报应。他指挥南京大屠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死刑是他应得的下场。那首《赠清子》,不管是真是假,都改变不了事实:他的手上有几十万条人命。他的死,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也是对南京冤魂的告慰。 历史这东西,从来不糊涂。谷寿夫的结局,早就注定了。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蒋晨曦呀

蒋晨曦呀

蒋晨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