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又来了!”——当这句话在热搜上炸开,所有人都知道,枪口再次对准了TikTok。 7月24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面对CNBC的镜头,把威胁摆上了桌面:9月17日之前,如果中国不点头让美方彻底控股TikTok美国业务并拿走核心算法,就直接拔网线,让1.7亿美国用户瞬间刷不到短视频。这不是谈判,是明火执仗的抢劫预告。 把时钟往回拨:2024年4月,美国国会以360票对58票的“压倒性”通过《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法案》,白纸黑字写着——字节跳动必须“合格剥离”,不然全面封禁。紧接着,最高法院9:0全票维持法案,封死了司法翻盘的路。可真正魔幻的是,特朗普1月20日重新上台后,连续三次用行政令把死线往后推,累计延期270天,一边高喊“法治”,一边亲手撕掉法律条文,把“国家安全”玩成了选举筹码。 幕后更精彩的戏在代码里。TikTok真正的金库是那条几百万行的推荐算法——它知道你喜欢猫还是狗,知道你在深夜三点会为哪支歌落泪。字节跳动早就把算法登记在中国《技术出口管制目录》里,想卖?先得北京盖章。去年12月,中方一句“核心算法不出口”直接让白宫的算盘珠子崩了一地。美方后来提出“美国人控股+算法授权”的折中方案,被中方一句“实质控制权仍在”怼了回去。没有算法,TikTok就只剩一个空壳,500亿美元估值瞬间缩水成普通视频App。 为什么华盛顿非要这颗“算法心脏”?数据不会说谎:TikTok在美国每天产生1700亿次视频播放,用户平均停留95分钟,比任何本土社交平台都黏人。控制了算法,就等于控制1.7亿人的注意力阀门,也等于在2026年中期选举里握住了流量密码。更直白点,这是数字时代的巴拿马运河——谁掌握通道,谁就收过路费。 字节跳动内部流传一句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张一鸣在全员信里写得很清楚:底线是“算法不出境,数据不出海”。为了守住这条线,公司已经备好两套应急方案——一套技术断网方案,一套法律诉讼方案,哪怕美国业务归零,也不交钥匙。中国商务部去年把算法列入禁止出口清单时,已经提前给这场硬仗埋好了“国家后盾”——想强买强卖?先问问14亿人的意见。 路已经摆在眼前:9月17日,要么白宫低头接受“无算法收购”,要么1.7亿美国用户收到“应用已下架”的弹窗。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拉锯战已经把美式双标扒得精光:一边喊着自由市场,一边用国家机器抢公司;一边指责别人数据安全,一边想把自己人的手伸进别人的口袋。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2025-07-25《美商务部长:如我们拿不到控制权,TikTok仍将关闭》 新华社2025-02-24《TikTok五年颠簸“未剧终”》 复旦发展研究院2025-07-26《美国观察|特朗普政府三延禁令,Tiktok拉锯战何时了结?》 留言区交给你们:如果9月17日真的来临,你会卸载TikTok,还是翻墙去找回那只跳动的小音符?
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无处不在,不是一天能形成的,美国媒体功不可没,历史上美国“毒舌”
【59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