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一个接一个,李嘉诚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据港媒报道,原定于昨天举行的售港签约活动已被无限期推迟,李氏家族共计暴亏了781亿。 李嘉诚这次算是彻底栽在巴拿马运河的 “命门” 上了。原本以为能像往年抛售上海世纪汇、北京盈科中心那样套现走人,没想到这次直接被美国资本和中国监管来了个 “前后夹击”,把老本都搭进去了。 事情得从 2025 年 3 月那份 228 亿美元的协议说起。长和集团跟美国贝莱德财团签了个全球 43 个港口的打包出售协议,最关键的就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 这俩港口去年集装箱吞吐量加起来超过 370 万个,控制着全球 6% 的海运贸易流量,尤其是中国对拉美 22.7% 的出口都得从这儿过。老李打的算盘挺精:既想通过美国资本套现,又能借此向西方表忠心,毕竟这两年他在英国的电信业务被以 “国家安全” 为由收走,巴拿马这块王牌得赶紧脱手。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笔交易从一开始就掉进了 “政治陷阱”。中国商务部前脚刚表示 “将依法审查”,巴拿马政府后脚就启动了对长和集团的合规调查,指控其在 2018 年续约时存在环境评估瑕疵和劳工权益违规,甚至威胁要收回港口经营权。更绝的是,中远海运集团突然杀出,提出要加入收购财团,直接打乱了贝莱德的布局 —— 中方开出的条件很明确:必须保留中国航运公司的优先通行权,且港口运营数据不得向第三方共享。 这场博弈背后,是老李对西方资本本质的误判。他以为像过去在英国收购 O2 电信、电网那样,只要砸钱就能站稳脚跟,却忘了西方资本玩的是 “强盗逻辑”:用得着你时捧上天,用不着时一脚踹开。就像 2024 年他在英国的电信业务被强制剥离,这次巴拿马港口交易同样如此 —— 贝莱德一边压低收购价,一边联合美国国会施压,要求在协议中加入 “战时优先服务美军” 条款。这种明抢式的操作,让老李进退两难:不卖,228 亿美元的套现计划泡汤;卖,等于亲手把中国贸易命脉送到美国手里。 更致命的是,香港特区政府和舆论的双重压力让他彻底失了方寸。李泽钜被踢出特首顾问团,《大公报》连续发文批评其 “漠视国家利益”,民间更是骂声一片,指责他 “拿国家战略资源换美元”。这种情况下,老李不得不考虑政治风险:一旦被贴上 “损害国家安全” 的标签,他在内地的港口、能源项目都可能被审查,甚至面临法律追责。 现在的局面是,原定于 7 月 27 日的独家谈判期结束后,交易陷入僵局。贝莱德要求降价 30%,中远海运则提出 “中方控股 51%” 的底线条件,而巴拿马政府又横插一杠,要求重新评估港口的战略价值。长和集团的股价从协议公布时的 52 港元跌到 44.85 港元,市值蒸发 256.6 亿港元,再加上可能支付的 34.2 亿美元违约金,李氏家族这次总共亏了 781 亿港元,堪称 “世纪大赔本”。 这场惨败,本质上是老李十年前 “押注中国输” 战略的必然结果。2015 年他大规模撤资时,或许以为西方能成为永久避风港,却没料到西方资本的 “安全港” 其实是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反观中国,不仅在高端制造、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突破,还通过中远海运等企业构建起全球物流网络,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战略安全,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李嘉诚的教训,给所有试图 “两头通吃” 的商人敲响了警钟:在大国博弈的时代,没有中立的资本,只有选边站的结局。当你把身家性命押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上时,最终只能成为棋盘上被牺牲的棋子。
巴拿马运河港口还是被“中字头”国企拿下了,李嘉诚被踢出核心集团据法新社独家报道
【9评论】【23点赞】
金牛的错爱
不亏呀……
用户10xxx08
杀
亻山
连百分之20都不到[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