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开工仪式上,身穿制服的年轻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7月19日林芝雅鲁藏布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26 15:08:27

雅鲁藏布江开工仪式上,身穿制服的年轻人,引起了我的注意。 7月19日林芝雅鲁藏布江畔的开工仪式现场,镜头扫过台上领导后,定格在后排一群年轻工程师身上。他们手里攥着已经被汗水浸湿的施工图纸,目光专注地盯着眼前湍急的江水。 这些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技术人员,将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完成这个总投资1.2万亿元的梯级水电站建设,按照规划整个工程将分5级建设,通过截弯取直的引水方式,将2230米的总落差科学分解。 在这样的海拔高度施工,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70%,普通人快步行走都会感到呼吸困难,而工程师们却要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测量设备,在悬崖峭壁间进行精确勘测。 去年勘探期间,一个测量小组在峡谷深处遭遇突发暴雨,眼看着刚刚完成测量的控制点被泥石流冲走,所有人只能抱着防水的电脑设备,在岩石缝隙中躲避了一整夜。 雅鲁藏布江的水流湍急程度超出很多人想象,丰水期时每秒流量可达6000立方米,巨大的冲击力能够将重达数吨的岩石冲击移位,在这样的水文条件下进行基础施工,对工程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 冬季施工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江畔气温可降至零下20摄氏度,混凝土浇筑必须采用电热保温措施,搅拌站需要搭建专门的保温设施,最棘手的是冻土层施工,常规钻探设备很难穿透。 项目团队为此专门研发了蒸汽预热技术,通过高温蒸汽预先软化冻土层,再进行钻孔作业,这项创新将施工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这种因地制宜的技术创新,后来被整理成高原工程施工的标准作业指导。 环境保护是工程建设的硬性约束,施工区域南侧20公里处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了避开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原设计的引水隧道路线被迫调整,增加了3公里长度,造价因此增加1.2亿元。 工地设置了专门的生态监理岗位,工作人员每天用望远镜观察附近的鸟类活动情况,今年春季,为了等待一对黑颈鹤完成孵化,原定的爆破作业推迟了两周时间。 28岁的测绘工程师李明手机里保存着一张对比照片:去年初到工地时还是白净的书生模样,现在已经被高原阳光晒得黝黑,他测量过的悬崖累计高度相当于5座珠穆朗玛峰,脚上穿破的登山靴在宿舍里整齐摆了一排。 这项工程需要穿越5条地质断裂带,隧洞掘进过程中要克服岩层破碎、涌水等复杂地质条件,目前使用的大型掘进设备已经成功突破第一条主要断裂带。 工程采用径流式发电方式,不改变河流的总体水量,按照水利部的监测数据,雅鲁藏布江的出境水量仅占下游布拉马普特拉河总流量的6%—25%,对下游水文影响有限。 为保护水生生态系统,工程设计了分层取水系统和仿自然鱼道,国家林草局公示的生态保护资金达到200亿元,主要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建设,占总投资的7.2%。 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设计可抗8.5级地震,这一标准是基于该地区1950年以来的地震历史数据制定的,确保工程在极端地质条件下的安全性。 这些在“世界屋脊”上挥洒汗水的年轻工程师,正在用先进技术和严谨态度,书写中国水电工程的新篇章,他们的每一次测量、每一道工序,都将成为这座高原水电站的坚实基础。 信源: 水利部:《雅鲁藏布江水资源开发利用报告》 西藏自治区水利厅:《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估》

0 阅读:20170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88

用户11xxx88

63
2025-07-26 16:03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最可怕的不是其它,正是这些甚至带着一些稚气的各方面优秀的科技人才。

如风卷云 回复 07-27 09:42
哪有你一天到晚捡肥皂累

常哥 回复 07-27 11:32
干个叼工地都能扯上高科技人才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15
2025-07-27 06:29

为中国建设者点赞👍

潜龙在渊

潜龙在渊

15
2025-07-26 20:48

我就是干测绘的,很辛苦,待遇也不好

11111号 回复 07-27 10:04
真不好,难道不能说吗?目前行业不景气而已,一样的工资你看我是选深圳还是西藏?

坚持更可胜 回复 07-27 12:07
特别是刚出学校的,一个月就零点五万都不到的

较真无趣明白就行

较真无趣明白就行

7
2025-07-27 08:19

职业而已,精神没必要拔高,国家对这种国企在待遇和荣誉级别都有重点考虑,说句大白话,墨脱水电现招工求入比例超过50:1[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QQ

QQ

5
2025-07-26 20:41

这个地方海拔不高,好不好?不到3000米

Mr Huang 回复 07-26 22:06
不高不去,3000米对内地人来说也有反应了,走路快点会累的

马强龙

马强龙

4
2025-07-27 00:05

我感觉这不是开工仪式,这泥马都把表面的基础工程做完了吧!

用户10xxx71

用户10xxx71

4
2025-07-27 07:33

向所有建设者及其家属致敬!

山人

山人

4
2025-07-27 11:33

为中国年轻的工程师点赞!

谢荣新

谢荣新

3
2025-07-26 21:45

数十吨吧?数吨太小儿科了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3
2025-07-27 07:31

“为了避开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原设计的引水隧道路线被迫调整,增加了3公里长度,造价因此增加1.2亿元。”就为了避免影响动物迁徙把造价增加了1.2万亿?1.2万亿不是工程的全部造价吗?现在好了,光为了避免影响动物迁徙就用了1.2万亿!

蓝色骨头地盘 回复 07-27 10:01
“为了避开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原设计的引水隧道路线被迫调整,增加了3公里长度,造价因此增加1.2亿元。”就为了避免影响动物迁徙把造价增加了1.2万亿?12万亿不是工程的全部造价吗?现在好了,光为了避免影响动物迁徙就用了120万亿!

行者 回复 07-27 09:48
[裂开]无中生万[开怀大笑]

意式极风

意式极风

3
2025-07-27 12:31

保护好我们的工程师,他们是庆定国家未来的基石

荣华富贵

荣华富贵

3
2025-07-26 20:37

内部结构 暂时保密

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

3
2025-07-27 10:41

令西方胆寒的不是统一台湾,而是中国不断壮大和创举。

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

3
2025-07-27 08:04

凭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与吃苦耐劳,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

用户71xxx17

用户71xxx17

3
2025-07-27 02:29

单纯就科技来说这1.2万亿能不能实现核聚变?

灵溪子鱼 回复 07-27 07:37
核聚变不一定成功,它的延伸产业链不够长,跟投资1.2万亿开发雅江水电站不能相比。

百度百钞

百度百钞

2
2025-07-27 09:01

斜入式盾构机上,从顶往下钻,现在中国的工程机械全球一流,钱到位,什么工程机械弄不了!今非昔比了,不再是要人工钻洞了

用户17xxx45

用户17xxx45

2
2025-07-27 05:08

那地方都穿防寒服了,会出汗?有时候写要写实际点,

用户10xxx66

用户10xxx66

2
2025-07-27 06:32

“雅鲁藏布江的水流湍急程度超出很多人想象”,两千多米的巨大落差,即使分布在几百公里的河道上,也会造成湍急的水流!

安静

安静

2
2025-07-27 09:42

五条断裂带,1950年以来的记录8.5级地震,这个地震记录时间太短了,要看历史以来最高记录呀,哪天遇到了就麻烦哟

用户15xxx05

用户15xxx05

2
2025-07-27 10:22

你上面的数字是否正确。什么水平啊!

用户12xxx06

用户12xxx06

1
2025-07-27 10:11

中国人才好强大,雄厚啊,可惜我是个不能为国家做贡献的废人,当年没学好

张海蓬

张海蓬

1
2025-07-27 10:15

貌似实际开工很久了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