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不用打了,普京最大的靠山不是伊朗更不是东大。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能坚持这么

芸霄记史 2025-07-26 12:15:58

俄军不用打了,普京最大的靠山不是伊朗更不是东大。俄乌冲突中,大俄凭什么能坚持这么久,有人说是东大和伊朗的支持,其实都不是,有一个国家一直在背后为大俄默默无闻地付出,这个国家就是印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俄乌冲突刚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对俄罗斯的石油搞起了禁运和限价,目的很直接,就是想断了俄罗斯的财路,让莫斯科没钱打仗。   欧洲作为俄罗斯石油的大客户,也跟着一起制裁,结果自己先扛不住了,能源价格飙升,搞得民怨沸腾。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俄罗斯经济要扛不住的时候,印度看准了机会,他们开始以非常低的折扣价,大量从俄罗斯购买原油。   这些廉价的俄罗斯石油,通过油轮一船一船地运到印度,印度有非常发达的炼油产业,他们把这些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这些高价值的成品油。   最有意思的操作来了,印度把这些加工好的成品油,又转手高价卖给了那些正在制裁俄罗斯的欧洲国家。   这么一来,欧洲国家为了缓解自己的能源危机,实际上还是在用俄罗斯的石油,只不过中间多了一个印度作为“中间商”。   通过这种方式,印度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俄罗斯的石油也照样卖了出去,经济没有像西方预期的那样崩溃。   这笔钱,成了支撑俄罗斯前线军事行动的关键资金来源。   欧洲国家虽然心里跟明镜似的,但找不到确凿的证据,加上自己确实需要油,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说倒卖石油只是帮俄罗斯“输血”,那印度在军事技术上的暗中支持,就相当于在给俄罗斯“续命”。   咱们都知道,俄罗斯的很多高精尖武器,比如导弹里的芯片、生产装备用的精密机床,以前很依赖从西方进口。   战争一打响,西方立刻搞技术封锁,把这条供应链给掐断了。   就在俄罗斯军工企业因为缺少关键零件而头疼的时候,印度又悄悄站了出来。   他们利用自己复杂的国际贸易网络,从世界各地采购微芯片、机床、无人机零件这些军民两用的高科技产品。   这些东西到了印度之后,会被拆开重组,然后贴上“印度制造”的标签,摇身一变就成了印度的产品,再名正言顺地运往俄罗斯。   靠着这条来自印度的“地下供应链”,俄罗斯的军工厂才得以继续运转,前线的武器弹药也能得到持续补充。   可以说,印度在军事层面的帮助,是俄罗斯能在高强度对抗中坚持下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印度这么做,当然不只是为了赚钱那么简单,背后有它自己的小算盘。   对印度来说,一个被彻底削弱的俄罗斯不符合它的国家利益,它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有一个能跟美国和西方抗衡的力量,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所以,在关键时刻拉俄罗斯一把,既加深了两国关系,也维持了全球力量的平衡。   其实印度这种做法,虽然在客观上帮助了俄罗斯,但它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也显示出其极强的投机性和不确定性。   它今天可以为了利益帮俄罗斯,明天也可能为了更大的利益倒向另一边,对于这个邻居,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关注和警惕。    

0 阅读:1583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