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36军军长刘万春接到通知到北京参加会议,可是刚下车,就看到几名全副武装的警卫战士向他走来,对他说:你被捕了! “刘万春同志,请跟我们走一趟!”刚踏下火车,几名全副武装的警卫突然拦住了去路,其话音未落,刘万春的公文包砰然坠地,站台上行人惊慌退避,这位曾统兵数万的将军,瞬间沦为阶下囚。 1949年9月,当董其武在起义通电上郑重署名时,刘万春的签字却满是不甘,就在起义前夕,他曾持枪威胁傅作义的谈判代表,扣押我方与董其武的联络信件,甚至纵容部下袭击进步报纸。 有人曾这样评价他:“红面白心”!虽表面代表人民解放军,但其内心却向着老蒋一派! 朝鲜战争成了点燃此次事件的导火索。1950年夏,刘万春派亲信秘赴香港,带回老蒋的委任状及经费,在部队中,开始大肆宣扬“第三次世界大战在即”的谣言,短短三个月,便爆发数十起叛变,数千名官兵倒戈! 根据老蒋的指示,他俩一致认为,朝鲜战争期间为最佳叛乱时期,刘万春想利用职务之便,与老蒋里应外合,谋划反击,二人数次密电往来,商讨事宜!而刘万春之所以如此,皆因多年前老蒋的一次赏识。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句话成了刘万春的行为指导,1933年,刘万春受老蒋亲自点名重用,受到赏识提拔的他,便对蒋氏政权抱有愚忠,直到老蒋败退,其依然怀有感恩,表面服从的他,暗地仍视起义为大计。 如此严重的叛乱,迫使中共采取紧急措施! “大战在即,整编之事需重新商议!”接到聂荣臻的来电,刘万春连忙乘车前往北京参加会议,殊不知,我情报部门早已截获他与台湾往来的密电,此次会议只不过是一场“鸿门宴”,又或是噱头! 这场逮捕迎接他的将是历史的审判。对于刘万春的处置,毛主席得知后,回复了9个字:杀降不可,杀俘尤不可!最终,刘万春在被关押26年后,于1976年获释,而后成为北京市政协委员。 而与他同期真诚归顺的董其武、孙兰峰等人,早已成为新中国的上将与省长,刘万春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投机,将自己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一边是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一边是螳臂当车的愚忠! “我败给了自己的心魔!”在战犯管理所内,刘万春的认罪书上,有着这样一句话。 毛主席的“不杀”批示体现了他对起义人员的政策底线;刘万春的个人选择,既是忠诚错付的悲剧,也是特殊历史阶段敌我矛盾转化的缩影,只有顺应历史洪流,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报负! 而当时同被捕的鄂友三,便没有如此幸运,抗战时期他多次袭击我军,残忍杀害我军将士,血债累累,此次起义更是让他罪加一等,入狱后,便被处决,又有称病逝。 对此,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信息来源: 中国知网|《回忆北伐、抗战与“绥远起义”》 党史纵览2012-06-15|《刘万春:从民国中将到共和国第三十六军军长》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人民的救星,伟大领袖毛主席。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