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农村小伙袁鹏做了件让周围人瞪大眼睛的事——他娶非洲富家女尼娜时,岳父伸手比了个“1000元”的手势示意彩礼,结果袁鹏当场掏出一万元塞过去。 老爷子乐得一把抱住他直喊“好女婿”。如今才过七年,这位31岁出发的山东汉子已经在非洲坐拥7300亩土地,身价飙到八位数,成了跨国逆袭的活教材。 袁鹏的故事得从山东威海一个小村庄说起。1987年他出生在普通农家,父母一个在养殖场当会计,一个在饭店做面点师。 家里不算富裕,但爹妈特别舍得在儿子教育上投入心血,下班就陪他读书认字,硬是把他培养成高考549分的优等生,送进了济南大学。 在大学里他遇到个学法语的姑娘,为了追人家自己也苦学法语,谁料这段感情后来竟成了他闯荡非洲的敲门砖。 姑娘毕业去了非洲当翻译,袁鹏本打算追随爱情而去,结果人刚到阿尔及利亚半年,女友就跟着富二代跑了。 换别人可能立马买机票回国疗伤,但袁鹏抹把脸留了下来,靠着流利法语进了建筑公司当翻译,后来转做项目管理。 职场翻身之际,爱情也杀了个回马枪。公司新来的秘书尼娜是当地批发商的女儿,家境优渥还精通法语和阿拉伯语。两人朝夕相处暗生情愫,袁鹏主动表白成功牵手。 可到了谈婚论嫁时,尼娜父亲瞧不上这个没家底的中国人。袁鹏没争辩,转头就和朋友创业搞工程,两年时间把年收入做到一两百万,开上豪车再登岳父家门。 这回老爷子松口了,按当地高标准要了1000元彩礼,袁鹏却直接拍出一万元——不是炫富,是用十倍诚意表决心。 婚后袁鹏的跨界操作更显眼光。他瞄准农业领域,在阿尔及利亚低价盘下7300亩土地,总投资约一千万。 别人笑他“种地能发财?”结果他借力非洲肥沃土壤和光热资源,把农场经营得风生水起。这步棋其实踩中了中非合作的大趋势。 就在今年7月,中信建设刚和安哥拉签了2.5亿美元农业项目,要开发10万公顷玉米大豆田,六成产量直供中国。 同步推进的还有人才培养:安哥拉郑和学院7月22日正式揭牌,由江苏高校联合中企创办,专门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相当于给袁鹏这样的经营者输送“专业外援”。 回头看袁鹏的逆袭,法语技能是钥匙,跨文化适应力是盾牌,而中国与非洲在农业合作、基建投资领域的深度绑定,才是托起他这类创业者的东风。 如今这个山东汉子让非洲岳父竖起大拇指,把混血女儿落户中国籍,自己成了7300亩地的主人。 他的经历就像一颗种子——恰好在合适的土壤遇见充沛的雨水,于是平凡生命也能长出意想不到的丰饶。
家里已经供不起你上班了
【1评论】【4点赞】